读者·作者·编者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全文和摘要电子版查阅和下载方法

    <正>本刊有纸版和电子版二种出版形式,如要下载本刊发表文章的全文电子版,则方式如下:一、通过"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查阅和下载1、如作者所在单位或所在学校购买了"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则可以在单位(学校)图书馆电子资源中检索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2、作者也可以通过登录"中国知网"(www.cnki.net),点击"购买知网卡"标签(http://ec.cnki.net/skwd/skwd.htm),通过

    2018年03期 v.26;No.133 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2 ]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投稿简则

    <正>《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和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国家一级学会)主办的国家中央级学术性刊物,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被国际上权威的MEDLINE/Index Medicus,PubMed,ELSEVIER,美国化学文摘《CA》和美国EBSCO大型在线文献库收录,在国内被中国科学引文数

    2018年03期 v.26;No.133 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3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5 ]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荣获多家权威机构公布的“核心期刊”称号和文献数据库收录

    <正>《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公布的中文核心期刊(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即中国核心期刊(Core Journals of China);另外也是国家科技部所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以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委员会暨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公布的《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2011年,《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8年03期 v.26;No.133 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0 ]
  • 在PubMed,MEDLINE中搜索时,可用国际刊号1009-2137作为《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刊名输入

    <正>上网后,输入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网站名,立即出现PubMed主页。在首页的左上方"Search PubMed for"标题后面的检索框中,可按以下几个途径,输入搜索词。以前介绍用《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刊名搜索,输入journal of experimental hematology,或输入zhongguo shi yan xue ye xue za zhi,字数过多,太麻烦。但有一个简便的输入法,即输入《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的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即输入1009-2137就行了。

    2018年03期 v.26;No.133 9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7 ]

论著_专论

  • 成体稳态造血的维持——造血干细胞还是造血祖细胞?

    张珊珊;董芳;程涛;Hideo Ema;

    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一直被认为处于造血级联的顶端,通过维持自身的自我更新并逐级向下分化成熟,为机体源源不断地提供各种成熟的血细胞。基于HSC移植后分化成熟的变化规律为主要技术方法的研究表明,HSC维持着整个造血系统的稳定,并且在分化发育过程中存在多种不同的模型。然而,从根本上来讲这些研究结果反映的是HSC应对外界压力的应激反应,与正常稳态情况下HSC对于整个造血系统的维持作用并不相同。而最新的一系列利用不同的实验模型对造血祖细胞(hematopoietic progenitor cell,HPC)在造血稳态维持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HPC才是造血稳态维持的"主力军"。本文将对目前存在争议的关于HSC和HPC在稳态造血系统维持中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评述。

    2018年03期 v.26;No.133 637-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27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0 ]

论著_白血病基础与临床

  • HER2在儿童ETV6/RUNX1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孙聪聪;常丽贤;朱帅;刘超;兰洋;陈晓燕;刘芳;陈玉梅;邹尧;竺晓凡;

    目的:探讨HER2在儿童ETV6/RUNX1~+(E/R~+)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7年7月至2014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儿童血液病诊疗中心37例初诊E/R~+ ALL患儿及6例对照(4例ITP和2例正常儿童)。根据中国儿童白血病组织ALL-2008化疗方案将患儿分为标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根据随访结果患儿将分为复发和未复发2组。应用流式细胞术分选肿瘤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患儿及对照组中HER2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E/R~+ ALL患儿不同分组之间及对照组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及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37例E/R~+ ALL患儿中,男性19例(51.35%),女性18例(48.65%),中位年龄4.72(1.72-11.99)岁。6例对照中,男性3例(50%),女性3例(50%),中位年龄5.24(1.53-13.17)岁。HER2的表达水平在E/R~+ ALL患儿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HER2在不同危险度分组及预后分组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在高危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低危组及中危组,在复发组的HER2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持续缓解组。此外,HER2的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初始白细胞计数,肿瘤细胞百分比和LDH水平无显著相关性。结论:HER2在E/R~+ ALL患儿中的表达低于对照组,在复发组的表达低于持续缓解组,提示该基因的表达降低可影响白血病细胞的功能,从而在E/R~+ ALL的发生及复发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

    2018年03期 v.26;No.133 642-6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7 ]
  •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hsa_circ_0000254的实验研究

    俞露;李强;邓刚;李晓芳;钱煦岱;孙涛;俞石芳;

    目的:通过克隆环状RNA hsa_circ_0000254,构建过表达载体并初步鉴定其表达水平,为进一步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人工合成hsa_circ_0000254的524 bp序列,用pGH克隆载体合成基因,然后酶切目的片段,连接到慢病毒过表达载体pLCDH-ciR中,测序验证。筛选阳性克隆,分别以pLCDH-circ254(C254)、NC(pLCDH-ciR)转染293T细胞,培养40 h后收集细胞进行PCR检测及产物测序验证。结果:pLCDH-circ254表达载体经测序验证,测序峰图正常,且无杂峰或叠带,序列对比吻合,表明hsa_circ_0000254成功插入环状RNA表达载体pLCDHciR,过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表达效率高达1万倍。结论:成功构建hsa_circ_0000254表达载体,可高效表达hsa_circ_0000254。

    2018年03期 v.26;No.133 647-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下载次数:16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0 ]
  • LncRNA KCNQ1OT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贾振薇;李焱;崔桂荣;赵洪波;李沛颖;罗建民;

    目的:探讨LncRNA KCNQ1OT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8例AML患者,其中4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和20例达到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的AML患者及30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对照组)的外周血液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LncRNA KCNQ1OT1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LncRNA KCNQ1OT1在AML患者中的表达较完全缓解者及缺铁性贫血患者均明显增高(F=14.67,P<0.001),而LncRNA KCNQ1OT1在20例AML-CR组患者与30例对照组患者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ncRNA KCNQ1OT1的表达与患者的NCCN风险分级及生存状态相关;高表达LncRNA KCNQ1OT1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较低表达者明显缩短(P<0.05)。结论:LncRNA KCNQ1OT1参与调节AML的发生和发展,可作为AML患者潜在的预后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2018年03期 v.26;No.133 653-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215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91 ]
  • 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前后白血病干细胞的变化

    吕俊廷;杨志刚;管有洪;林忠顺;萧杏贤;刘德;石曼;王文珊;

    目的:观察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是否存在白血病干细胞(leukemia stem cells,LSC)及其与白血病细胞在流式细胞图中的相对位置,分析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s,MRD)与LSC水平的相关性,探讨白血病化疗过程中LSC的变化与白血病的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集50例AML(除外M3)患者骨髓标本85份,其中初治患者标本50份,未缓解AML患者标本7份,完全缓解期AML患者标本28份。所有标本均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表型为CD34~+/CD38~-/CD123~+的LSC,同时对初治患者标本行白血病肿瘤细胞免疫表型检测,对非初治患者标本根据初治免疫表型获得的白血病相关免疫表型(leukemia associated immune phenotype,LAIP)进行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结果:AML中存在CD34~+/CD38~-/CD123~+的LSC,其与白血病细胞在流式细胞图中的相对位置是一致的。化疗后骨髓完全缓解组LSC含量(0.096‰)比初治AML组LSC含量(0.541‰)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初治AML组与化疗后未缓解组之间的LSC含量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同时进行LSC和MRD检测的28例完全缓解AML患者中的LSC含量和MRD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2者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0.680,P<0.01)。结论:AML中确实存在LSC,其与白血病细胞在流式细胞图中的相对位置是一致的,推测其形态上同白血病细胞相似,大小相仿,具有弱表达CD45等一些白血病细胞的特征。化疗后LSC的比例较化疗前下降,在白血病治疗过程中检测和追踪LSC的变化,联合微小残留病(MRD)的检测技术,可以更好地判断白血病的疗效和预后。

    2018年03期 v.26;No.133 658-6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321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312 ]

论著_抗白血病基础与临床

  •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感染初始体温峰值与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的相关性及其机制

    张潇予;翟卫华;张荣莉;何祎;姜尔烈;伊马秀夫;许元富;冯四洲;韩明哲;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感染初始体温峰值与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之间的相关性及其潜在机制。方法:本研究纳入单中心行巩固化疗的粒缺感染的CR1期急性白血病患者111例,回顾性分析感染初期体温峰值与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不同体温峰值患者血清中IL-6水平的差异。建立单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及检测体内EdU掺入率,分析IL-6对小鼠造血干/祖细胞的作用。结果:本研究纳入的111例粒细胞缺乏感染患者中,44例患者体温低于38℃,其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9.5±3.69 d;高于38℃的患者(67例),其粒细胞缺乏时间为7.33±4.20 d,2组间具备统计学差异(P=0.006)。EdU检测显示,EdU掺入阳性的造血干/祖细胞增多同时,IL-6水平在不同初始体温峰值的患者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动物实验结果显示,IL-6在体外及体内均可促进小鼠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结论:对于粒细胞缺乏感染患者,初始体温峰值低于38℃,则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延长概率增加,其机制可能与促炎症因子促进造血干/祖细胞增殖有关。

    2018年03期 v.26;No.133 665-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174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52 ]
  • 降钙素原对合并细菌血流感染急性白血病患者感染转归的预测价值

    顾闰夏;魏辉;王迎;林冬;林青松;刘兵城;周春林;刘凯奇;王建祥;秘营昌;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判断合并细菌血流感染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感染转归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7年11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确诊的236例合并细菌血流感染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并研究血清PCT浓度与患者发生感染性休克、感染相关死亡和其他严重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236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0(13-73)岁。其中男性123例(52.1%),女性113例(47.9%)。PCT浓度<0.05、0.05-<0.5、0.5-<2.0、2.0-<10.0和≥10.0 ng/ml各组患者发生感染相关死亡的比例分别为0%,1.4%,13.8%,25.0%和33.3%,发生感染性休克以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比例分别为0%,2.1%,13.8%,25.0%和33.3%及6.4%,7.0%,24.1%,41.7%和50.0%,显示随着血清PCT浓度增高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127,P=0.000;u=2234,P=0.000;u=4102,P=0.000)。进一步分析发现,随着PCT浓度增高,患者感染性休克、感染相关死亡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的累计发生率逐渐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2.887,P=0.000,95%CI:1.960-4.260;HR=3.158,P=0.000,95%CI:2.100-4.740;HR=2.158,P=0.000,95%CI:1.550-3.000),且多因素分析提示PCT浓度增高是患者发生感染性休克及感染相关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2.517,P=0.000,95%CI:1.520-4.168;HR=2.881,P=0.000,95%CI:1.692-4.904)。结论:合并细菌血流感染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严重感染相关不良反应的比例与血清PCT浓度成正相关,提示血清PCT浓度是预测患者发生感染性休克及感染相关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降钙素原可以成为合并细菌血流感染急性白血病患者感染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2018年03期 v.26;No.133 671-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189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258 ]
  • FLT3-ITD基因突变及其碱基重排长度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预后影响

    陈芳;江雪杰;阴常欣;钟清秀;蒋玲;余国攀;孙竞;孟凡义;

    目的:探讨FLT3-ITD基因及其碱基重排长度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总体生存时间(OS)及无复发生存时间(RFS)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6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75例FLT3-ITD~+ AML(除外M3)及76例FLT3-ITD~-正常核型AML(除外M3,作为对照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DNA基因测序分析40例FLT3-ITD~+ AML患者ITD基因重排碱基长度。结果:FLT3-ITD~+ AML患者初诊时白细胞数、骨髓原始细胞比例较FLT3-ITD~- AML患者高(95.13 vs 10.85(P<0.01);72%vs 59%,P=0.003),CR率较FLT3-ITD~-患者低(70.42%vs 94.7%(P<0.01)。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FLT3-ITD~+患者OS及RFS明显长于单纯化疗FLT3-ITD~+患者(P<0.01),且移植后早期接受索拉菲尼维持治疗患者OS和RFS较未接受者明显延长(P<0.05和P<0.05)。FLT3-ITD插入重排碱基长度<60 bp组OS长于≥60 bp(P<0.05),其中2组单纯化疗患者OS及R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重排碱基长度<60 bp组OS长于≥60 bp组(中位OS分别未达到、达到、15个月,P<0.05),且与allo-HSCT FLT3-ITD~-患者OS相似。结论:FIT3-ITD~+ AML患者(除外M3)预后较FLT3-ITD~-患者差,其中ITD重排碱基长度≥60 bp患者预后更差,单纯化疗并不能改善FLT3-ITD~+患者的预后。造血干细胞移植能够明显延长RFS,移植后早期索拉菲尼维持治疗能显著改善这类患者的预后。

    2018年03期 v.26;No.133 678-6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19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98 ]
  • 高剂量替加环素治疗碳青霉烯类治疗无效的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发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回顾研究

    高泓浩;姚子龙;李艳;黄赛;刘静;靖彧;

    目的:探讨高剂量替加环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治疗无效的粒细胞缺乏伴发发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30日至2017年1月29日因急性白血病在我科住院接受化疗、并因粒细胞缺乏伴发发热接受超剂量替加环素(100 mg,1/12 h)治疗患者41例(所有患者均为发热后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控制感染无效)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使用替加环素前后的体温,炎症指标及肝肾功情况。结果:41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感染的粒细胞缺乏伴发发热患者中,用高剂量替加环素治疗的34例患者感染得到控制,另7例患者抗感染治疗无效,最终死亡,均为复发难治白血病患者。对41例患者均进行了病原学检测,其中阳性结果的22例患者中,革兰阴性杆菌最常见为11/22例。替加环素的平均退热时间为28.2±12.0h,使用替加环素后48 h内体温明显下降(P<0.05)。使用替加环素后,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没有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但降钙素原水平具有下降趋势。对这类患者使用高剂量替加环素未发生肝肾功能损害,但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及尿素氮水平较用药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碳青霉烯类治疗无效的粒细胞缺乏伴发发热者,使用高剂量替加环素100 mg 1/12 h可以有效退热、降低炎症指标、控制感染,未发现明显的肝肾功能损害,但对这类患者需要进一步行前瞻性研究加以验证。

    2018年03期 v.26;No.133 684-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下载次数:294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44 ]
  • 稳定下调血管内皮钙黏蛋白表达对K562细胞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洪菲;张焕新;陈翀;闫志凌;吴庆运;曾令宇;李振宇;徐开林;

    目的:探索稳定下调VE-cadherin蛋白对K562细胞药物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设计靶向人VE-cadherin的特异性干扰序列,连同IRES-GFP及NEO基因片段,构建重组慢病毒载体;三质粒系统包装慢病毒颗粒,感染K562细胞,筛选稳定下调VE-cadherin的K562细胞。应用CCK8法测定K562细胞对伊马替尼药物敏感性的变化,AnnexinⅤ/7-AAD标记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荧光定量PCR检测白血病细胞CD133、ALDH1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白血病细胞VE-cadherin、BCR-ABL和β-catenin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重组慢病毒载体pLB-sh VEC-NEO-IRES-GFP,并包装慢病毒,筛选出稳定下调VE-cadherin蛋白的K562细胞株。稳定下调K562细胞VE-cadherin表达后,在相同药物浓度处理下白血病细胞增殖率降低,凋亡率升高,CD133及ALDH1转录水平降低,BCR-ABL融合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总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细胞核β-catenin蛋白水平亦下降。结论:稳定下调K562细胞V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可使白血病细胞药物敏感性增高,其机制可能与降低β-catenin蛋白的稳定性、减少β-catenin蛋白的核转位有关的。

    2018年03期 v.26;No.133 691-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9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8 ]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耐药细胞株的建立及耐药机制的研究

    李田田;张莉;陶善东;马晶晶;于亮;

    目的:构建耐阿霉素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株,并探讨其耐药机制。方法:采用阿霉素(ADR)小剂量浓度递增间歇诱导SUP-B15(Ph~+)和RS4;11(Ph~-)细胞,建立SUP-B15/ADR和RS4;11/ADR耐药细胞株;应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活力与增殖;Western blot检测P-糖蛋白(P-gp)的表达;RT-PCR检测MDR1基因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ALL耐药细胞株SUP-B15/ADR和RS4;11/ADR,耐药指数分别为14.088±0.763和10.473±1.024。冻存的SUP-B15/ADR和RS4;11/ADR细胞复苏后,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8.4±1.2%和89.3±1.6%,耐药指数分别为13.976±0.967和10.342±0.846,与冻存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撤药培养1个月,2株细胞的耐药指数明显降低,分别为12.893±1.255和9.327±0.321(P﹤0.05)。SUP-B15/ADR和RS4;11/ADR细胞对阿糖胞苷的耐药指数分别为3.459±0.451和3.992±0.795,对依托泊苷的耐药指数分别为3.564±0.365和3.654±0.251。MDR1和P-gp在耐药细胞中的表达较亲本细胞增高。结论:小剂量浓度递增间歇诱导法可成功诱导出ALL耐阿霉素细胞株,其耐药机制是上调MDR1与P-gp的表达。

    2018年03期 v.26;No.133 698-7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下载次数:43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99 ]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亚砷酸治疗剂量与复发关系的初步研究

    王怀宇;张慧云;刘湲;张欣欣;龚莎;陈丽梅;王梦昌;习杰英;刘心;

    目的:探讨亚砷酸(ATO)的治疗剂量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复发的相关性以及ATO的最佳剂量与疗程。方法:回顾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榆林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2008-2015年收治APL患者102例临床资料,比较复发组与持续缓解组的临床特征。通过统计治疗达2年时ATO的使用剂量,以指南推荐剂量作为分组标准,将患者分为ATO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以比较2组的复发率。采用ROC曲线分析ATO剂量的界值。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治疗2年时ATO的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7.7%和2.5%(P<0.05);进一步多因素分析发现,治疗2年时ATO剂量>22.4 mg/kg为疾病复发的独立防止因素(OR=0.119,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治疗达2年时ATO的剂量的界值为8.765 mg/kg,ATO剂量大于8.765 mg/kg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小于8.765 mg/kg组。结论:APL的复发与ATO的使用剂量相关,足量使用ATO可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2018年03期 v.26;No.133 705-7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02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55 ]
  • 三氧化二砷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HL-60 Cdc20及Mad2的影响

    丁淑敏;徐瑞荣;阚金耀;王琰;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_2O_3)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HL-60增殖过程中Cdc20及Mad2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As_2O_3处理HL-60细胞24、48、72 h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不同浓度As_2O_3作用于HL-60细胞48 h后Mad2和Cdc20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As_2O_3能显著抑制HL-60细胞增殖,并具有良好的时间剂量相关性。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As_2O_34、8、10μmol/L作用于HL-60细胞后,Mad2表达上调,Cdc20表达下降(P<0.05)。结论:As_2O_3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Mad2表达和下调Cdc20表达有关。

    2018年03期 v.26;No.133 710-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8K]
    [下载次数:227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55 ]
  • 青蒿琥酯通过诱导凋亡发挥抗THP-1细胞增殖作用

    容颖;谭梅;张相梅;田润梅;杨宇航;苏琼;罗茜;史良;朱平;陈艳;

    目的:了解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是否能抑制THP-1细胞的增殖,并探讨其相关的抗白血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用5种浓度的青蒿琥酯处理THP-1细胞24、48和72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TAT3、Caspase3和Caspase8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RT能明显抑制THP-1细胞的增殖,其效应呈剂量依赖性(r=0.9829,P<0.05);流式细胞术实验结果表明,ART能显著增加THP-1细胞的凋亡,且ART处理THP-1细胞后STAT3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同时Caspase3及裂解的Caspase3和Caspase8表达均增加(P<0.01)。结论:青蒿琥酯能抑制THP-1细胞的生长,可能与下调STAT3蛋白的表达,并同时激活Capase3和Caspase8有关。

    2018年03期 v.26;No.133 716-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21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8 ]
  • PMP、FN、vWF与急性白血病患者出血程度的关系

    王昌生;赵莲;黄丽云;岳晓荷;

    目的:检测血小板减少的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小板微颗粒(Platelet microparticle,PMP)、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的水平,探讨其与出血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101例,依据WHO的出血分级标准,分为0、1、2、3、4,5个不同出血程度亚组;同期选择本院52名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应用流式细胞术和ELISA法分别检测AL组和对照组PMP,FN和vWF的水平,比较2组间PMP,FN和vWF水平差异以及AL组不同出血程度亚组间的差异,分析PMP,FN和vWF的水平与出血的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初诊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年龄以18-60岁为主,占61.39%;出血程度以1分为主,占38.61%,AL组患者的PMP,vWF和FN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06%±4.38%vs 0.89%±0.50%、205.82±24.89 vs 58.04±13.35μg/L、398.29±46.93 vs 311.37±26.02μg/L)(P<0.001)。AL组中PMP,FN和vWF水平在不同出血程度亚组间均不同(P<0.001);PMP和FN水平在0分组最高,4分组最低;vWF水平在4分组最高,0分组最低。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出血程度与PMP水平呈负相关关系,与FN和vWF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753,r=0.648,r=0.805)。结论:检测PMP、FN、vWF水平有助于评估患者出血程度。

    2018年03期 v.26;No.133 722-7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7 ]
  • CD19、CD56在急性髓系白血病RUNX1-RUNX1T1~+突变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胡忠利;张凤;黄保军;潘少君;

    目的:探讨急性非M3髓细胞性白血病(AML non-M3)患者骨髓RUNX1-RUNX1T1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了解表达淋系抗原CD19、CD56的RUNX1-RUNX1T1~+的AML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对初次诱导缓解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检测200例初诊AML(non-M3)患者骨髓RUNX1-RUNX1T1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ML的淋系抗原表达水平,分析初次诱导缓解率(CR1)和总生存率(OS)的关系;对照分析RUNX1-RUNX1T1~+患者中CD56~+和CD56~-以及CD19~+和CD19~-患者在CR1和OS的区别。结果:在RUNX1-RUNX1T1~+的AML患者中,初诊时CD56~+患者具有较低的CR1(P<0.05)。CD19~+患者CR1较CD19~-患者高(P<0.05)。CD56~+患者的OS率显著低于CD56~-患者(P<0.05)。CD19~+患者的OS与CD19~-患者的OS率无显著差异。结论:RUNX1-RUNX1T1~+的AML患者中骨髓CD56~+提示预后不良,CD19~+仅与CR1相关,与OS无关。

    2018年03期 v.26;No.133 727-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81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87 ]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早期治疗反应与预后关系

    郑瑜;蔡云望;符启昌;王强;吉训琦;蔡露良;

    目的:分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早期治疗反应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在海南省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278例ALL患儿。所有患者接受CCLg-ALL-2008治疗方案治疗,从对患儿早期治疗反应的第8天泼尼松敏感试验、第15天骨髓缓解状态(D15-BM)、第33天骨髓缓解状态(D33-BMR)和第33天微小残留病(D33-MRD)4个指标分析不同分组患儿3年无事件生存率(3年EFS),将这4个指标和其他可能影响患儿预后的指标纳入Cox回归模型分析及其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269例患儿参与了第8天泼尼松敏感试验,结果显示激素反应良好(PGR)者240例(89.22%)、高于激素反应不良(PPR)者29例(10.78%),其中PGR患者3年EFS明显大于PPR患者(P<0.05)。262例患儿D15-BM试验显示,骨髓缓解状态为M1者230例(87.79%),M2组20例(7.63%),M3组12例(4.58%);3年EFS M1组明显高于M2组、而M2组明显高于M3组(P<0.05)。257例患儿D33-BMR试验显示,骨髓缓解状态为M1者227例(88.33%),明显高于M2组21例(8.17%)和M3组9例(3.51%);M1组的3年EFS高于M2组,M2组高于M3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5例患儿D33-MRD试验显示,MRD<10~(-4)组128例(69.19%),MRD≥10~(-4)-<10~(-2)组43例(23.24%),≥10~(-2)组14例(7.57%);<10~(-4)组的3年EFS高于MRD≥10~(-4)-<10~(-2)组,而MRD≥10~(-4)-<10~(-2)组高于≥10~(-2)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模型分析显示,D8泼尼松敏感试验中PPR、D15和D33-BMR中M2和M3、D33-MRD中≥10~(-2)和T-ALL分型为影响ALL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早期治疗反应指标可预测ALL患儿预后情况,为ALL患儿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2018年03期 v.26;No.133 733-7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126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73 ]
  • 淫羊藿素对KG-1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作用机制

    李莉;王黎;魏广民;陈德森;

    目的:分析淫羊藿素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干预急性髓系白血病KG-1a细胞增殖的可能机制,为开发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50只c57BL/6小鼠编号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模型对照和淫羊藿素高、中、低剂量共5组(n=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均采用腹腔注射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KG-1a的方法建模。淫羊藿素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80、40和20 mg/kg剂量肌肉注射淫羊藿素治疗3周,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肌肉注射生理盐水。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β-连环蛋白(β-catenin)、E-钙黏蛋白(E-cadherin)及多聚腺素二磷酸核糖多聚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蛋白表达;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天冬酶-3酶原(Procaspase-3)活性;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经淫羊藿素处理后的细胞周期时相分布和细胞凋亡率情况。结果:淫羊藿素可增强Caspase-3活性,降低Procaspase-3的水平,还可上调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下调SKP2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增加PARP蛋白表达,经淫羊藿素处理后细胞凋亡明显,KG-1a细胞被阻滞于G_0/G_1期,KG-1a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结论:淫羊藿素能够剂量依赖性地裂解PARP,以诱导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G-1a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其下游相关基因表达有关。

    2018年03期 v.26;No.133 738-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225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87 ]
  • 以地西他滨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初治中、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李国辉;陈任安;及月茹;秦炜炜;陈怡;王文清;刘聪;周柰岑;刘利;

    目的:研究以地西他滨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初治中、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就诊于本院年龄大于50岁的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除M3)49例(所有患者均因各种原因不适合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诱导治疗均采取以地西他滨为主的化疗方案,包括地西他滨单药(DAC)、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DAC-CAG)及地西他滨联合HAAG方案(DAC-HAAG)。在强化治疗方面对大部分患者继续应用原诱导方案治疗,部分患者给予标准"3+7"方案及中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患者缓解后疗程数为2-4周期。结果:49例患者全部完成诱导治疗,完全缓解(CR)26例,部分缓解(PR)7例,无效(NR)16例,CR率53%,总有效率(ORR)67%。DAC组、DAC-CAG组及DAC-HAAG组有效率分别为17%、77%及63%。诱导过程感染14例,死亡1人,死因为肺部感染。诱导过程中平均输注红细胞9 U,输注血小板69U。白细胞恢复时间15 d,血小板恢复时间20 d。患者0.5、1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75%、30%及26%,0.5、1及2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3%、54%及47%。诱导治疗是否能达到CR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而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数、年龄、诱导治疗效果、预后分层、化疗方案及诱导时是否合并肺炎均为非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地西他滨联合化疗方案诱导效果优于单药,首次诱导治疗结果是独立的预后因素,而初诊时高白细胞、不良核型、合并症、伴有病态造血相关改变并不影响长期生存。DAC-CAG方案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相对较少,适合应用于年龄大、合并症多、不适合常规方案化疗的中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

    2018年03期 v.26;No.133 743-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244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249 ]
  • 二烯丙基二硫下调MCL-1诱导K562细胞G_2/M阻滞及其机制

    吉晓霞;刘芳;夏红;何洁;谭晖;易岚;苏琦;

    目的:研究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 disulfide,DADS)下调MCL-1诱导人白血病K562细胞周期阻滞及其机制。方法:采用CCK-8检测DADS对K562细胞增殖的作用;流式细胞术观察DADS与沉默MCL-1对K562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MCL-1、PCNA和CDK1表达;免疫共沉淀方法分析MCL-1与PCNA及CDK1结合作用。结果:15、30、60、120、240μmol/L DADS对K562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32.48%、59.34%、66.42%、77.06%和81.05%(P<0.05)。60和120μmol/L DADS分别作用K562细胞24和48 h后,G_2/M期细胞分别增加到18.6%与34.4%和17.5%与28.5%(P<0.05)。沉默MCL-1可阻滞K562细胞于G_2/M,沉默MCL-1加DADS(60μmol/L)较单独DADS和沉默MCL-1明显增强(P<0.05)。DADS可明显下调MCL-1、PCNA与CDK1表达(P<0.05)。DADS处理K562细胞8 h,MCL-1与结合的PCNA和CDK1较对照组显著下调(P<0.05)。结论:DADS可通过下调MCL-1继而降低PCNA与CDK1表达,抑制K562细胞增殖,细胞阻滞于G_2/M期,沉默MCL-1可增强DADS的作用。

    2018年03期 v.26;No.133 750-7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194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82 ]

论著_淋巴瘤基础与临床

  • 94例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

    杜晓艳;胡凯;赵伟;杨萍;万伟;景红梅;克晓燕;

    目的:探讨滤泡性淋巴瘤的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对94例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该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化验指标、治疗方案及疗效、生存及预后因素。结果:94例滤泡性淋巴瘤患者多为中老年起病,中位发病年龄50.5岁,女性多见,男女比例为1∶1.35;72.3%的患者以发现浅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25.5%的患者起病时存在B症状;57.4%起病时即存在结外器官侵犯,其中以骨髓侵犯最为常见,占36.2%;BCL-2/IGH基因重排的检测阳性率为33.9%,FL 3级的患者占24.5%;起病时Ⅲ-Ⅳ期为71.3%;87例可追踪并可评价疗效的患者,ORR为92.0%,其中CR率为79.3%,复发率为35.2%,其3、5和10年OS分别92.1%,84.6%和77.4%,3、5和10年PFS分别为68.5%,61.4%和41.9%;应用美罗华组患者累积OS及PFS均较未应用组患者改善,但二者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FL分期、ECOG评分、白蛋白、乳酸脱氢酶、消化道受累、初治是否达CR对患者OS有显著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消化道受累与否、初治是否达CR是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BCL-2、CD10、ECOG评分、白蛋白、淋巴细胞百分数是否正常、血红蛋白、血沉、LDH正常与否、消化道受累与否对FL患者PFS有显著影响(P<0.05);而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初治是否CR、有无消化道受累、LDH正常与否、ECOG评分为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FL多见于中老年女性,确诊时多为晚期,骨髓受累常见。CD10阴性为FL预后不良因素。消化道受累与否,初治是否达CR是影响OS的独立危险因素,初治是否CR、有无消化道受累、LDH正常与否、ECOG评分为PFS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8年03期 v.26;No.133 756-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341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05 ]
  • 不同病理类型淋巴瘤骨髓侵犯的发生率

    陈青;朱璐婷;岑溪南;梁赜隐;欧晋平;王莉红;王文生;刘薇;邱志祥;董玉君;王茫桔;孙玉华;尹玥;王倩;任汉云;

    目的:分析不同病理类型淋巴瘤骨髓侵犯(BMI)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0月-2016年9月经组织病理确诊的702例淋巴瘤患者的骨髓检查结果。以骨髓穿刺涂片、骨髓活检、流式细胞术及~(18)F-FDG PET/CT中任何一项检查方法阳性即判定为淋巴瘤骨髓侵犯。结果: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骨髓侵犯发生率明显高于霍奇金淋巴瘤(HL)[32.6%(201/616)vs 15%(13/86)](P<0.05)。NHL中B细胞淋巴瘤骨髓侵犯发生率明显高于T细胞淋巴瘤[37.0%(159/430)vs 22.6%(42/186)](P<0.05)。按不同病理类型分析,套细胞淋巴瘤骨髓侵犯发生率为88%(22/25),滤泡性淋巴瘤骨髓侵犯发生率为38.5%(15/39),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骨髓侵犯发生率为21.8%(56/257),肝脾T细胞淋巴瘤骨髓侵犯发生率为100%(5/5)。结论:不同病理类型淋巴瘤骨髓侵犯发生率差异较大。对初诊淋巴瘤患者进行骨髓评价对淋巴瘤的分期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03期 v.26;No.133 765-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301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53 ]
  • shRNA沉默NSD2基因表达对OCI-Ly3细胞增殖、凋亡及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郭孟贤;邹勇;林璐慧;马旭东;黄轶群;

    目的:探讨干扰shRNA下调NSD2基因表达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OCI-Ly3细胞增殖、凋亡及Akt /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NSD2 shRNA慢病毒转染OCI-Ly3细胞,应用real time Q-PCR检测NSD2 mRNA的表达和Western blot法检测NSD2蛋白的表达,以鉴定NSD2 shRNA的沉默效果,应用CCK-8试验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Ⅴ/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测定组蛋白H3K36二甲基化水平(H3K36me2)、BAX BCL-2、caspase-3、Akt、磷酸化Akt(p-Akt)、磷酸化mTOR(p-mTOR)、磷酸化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phosphorylation P70 ribosomal protein S6 kinase,p-P70S6K)的变化。结果:NSD2 shRNA慢病毒转染OCI-Ly3细胞72 h后,real time 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NSD2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有明显下降(P<0.05),NSD2 shRNA组细胞增殖率明显低于对照和Neg shRNA组(P<0.05),NSD2 shRNA组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和Neg shRNA组(30.37±4.22)%vs(1.36±0.52)%和(2.17±1.43)%(P<0.05);促凋亡蛋白BAX表达上调,抑制凋亡蛋白BCL-2表达下调,caspase-3表达上调;H3K36me2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而检测Akt /mTOR通路蛋白发现,Akt总蛋白水平未明显下降,但是活性形式的磷酸化p-Akt、p-mTOR和p-P70S6K表达下调。结论:干扰沉默NSD2基因可抑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OCI-Ly3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调节组蛋白H3K36me2水平变化,特异性地抑制Akt /mTOR信号通路的活性。

    2018年03期 v.26;No.133 772-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下载次数:24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70 ]
  • DLBC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林剑扬;郑艳彬;何鸿鸣;王杰松;杨瑜;陈道光;陈英;

    目的:分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福建省肿瘤医院均获随访的94例DLBCL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CL-6、MYC、CD10及MUM-1蛋白的表达,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法分析MYC和BCL-2基因的异常;探究D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94例患者中,BCL-2、BCL-6、MYC、CD10及MUM-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5.53%(71/94)、58.51%(55/94)、52.13%(49/94)、15.96%(15/94)、34.04%(32/94)。MYC基因异常检出率为20.93%(9/43),BCL-2基因异常检出率为44.00%(22/50),2种基因异常均为多拷贝;MYC与BCL-2基因同时异常者2例(2.13%)。94例患者3年中位生存时间为21.79(2-36)个月,1、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2.98%和64.89%。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ECOG评分≥2、国际预后指数(IPI)分级增加、BCL-6蛋白阳性表达、MYC和及BCL-2基因同时异常均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COX风险模型回归分析结果发现,IPI分级、ECOG评分及治疗方法均是影响患者预后效果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IPI分级、ECOG评分及治疗方法对DLBCL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较大,化疗联合放疗或手术的治疗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

    2018年03期 v.26;No.133 779-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下载次数:179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85 ]
  • 影响高危难治淋巴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生存和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姜丽;朱尊民;

    目的:分析影响高危难治淋巴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PBHSCT)治疗后生存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在本院行auto-PBHSCT治疗的96例高危难治淋巴瘤患者的总生存率应用Kapan-Meier曲线和Long rank检验进行了分析,并对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分析和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96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0.67个月,其治疗后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1.25%和71.8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升高(>245 U/L)、国际预后指数(IPI)为3-5分、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Ki-67高表达(≥65%)及骨髓浸润的高危难治淋巴瘤患者,其生存率较低(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uto-PBHSCT前未达完全缓解状态和auto-PBHSCT后未行巩固治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OR=0.46、0.12,95%CI:0.22-0.95、0.02-0.82,P<0.05)。结论:auto-PBHSCT治疗可明显改善高危难治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状况及预后,但auto-PBHSCT治疗后应进行巩固治疗以进一步提高远期生存率、延长生存时间。

    2018年03期 v.26;No.133 784-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31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60 ]

论著_多发性骨髓瘤基础与临床

  • 细胞外基质糖蛋白Reelin在多发性骨髓瘤病人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安全明;刘元亘;林梁;刘杨;路瑾;葛青;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糖蛋白Reelin(RELN)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多发性骨髓瘤病人骨髓样品中的单个核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分选CD138~+细胞并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中Reelin的表达水平,进一步将骨髓瘤病人按照RELN的表达分为高表达和低表达2组,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RELN的表达量与临床检验数据的相关性。结果:RELN的高表达与CD138~+细胞的百分比、骨髓瘤病人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显著相关,但与DS分期(P>0.05)和ISS分期(P>0.05)无显著相关。RELN高表达组有更高的血清M蛋白、尿酸和血清钙水平,较低的血红蛋白以及更多的异常基因(包括RB1缺失、1q21扩增、Ig H重组、P53缺失、D13S319缺失)。结论:Reelin可能在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2018年03期 v.26;No.133 789-7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6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98 ]
  • 嵌合抗原受体设计的NK细胞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应用研究

    魏华萍;杨楠;谷振阳;赵莎莎;王飞雁;罗澜;管立勋;高春记;

    目的:通过建立CAR(CD138-CD28-CD3ζ)-NK细胞,探讨CAR(CD138-CD28-CD3ζ)-NK细胞对多发性骨髓瘤的抗肿瘤作用。方法:把抗CD138scFv-CD28-CD3连接到pc DNA3.1质粒,使用三质粒慢病毒包装系统转染293T细胞,收集病毒后感染NK92MI细胞系,应用嘌呤霉素筛选阳性细胞株;通过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CAR在NK92MI细胞系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NK92MI细胞分泌细胞因子cd107a的能力。结果:经过基因工程技术,体外构建了CAR基因片段,基因测序验证基因序列正确。通过病毒包装技术,获得表达该片段的病毒株。经过病毒转染实验,获得表达CAR融合蛋白的稳转NK细胞株。PCR及Western blot证实,CAR融合蛋白在NK细胞表达。细胞杀伤实验证实CARNK细胞分泌细胞因子cd107a的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的杀伤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效应。结论:CAR能在体外构建并在NK92细胞表面表达,CARNK细胞能杀伤表达CD138抗原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从而发挥抗骨髓瘤效应。

    2018年03期 v.26;No.133 796-8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37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58 ]
  • IGF-I、β2-MG和SF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与临床分期的关系

    吴晓颖;施菊妹;陶怡;李中;

    目的:探讨IGF-Ⅰ、β2-MG和SF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与分期的关系。方法: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在上海十院血液科及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肿瘤科治疗的77例MM患者纳入为MM组,选取同一时间段在上海十院健康志愿者77名作为对照组,比较IGF-Ⅰ、β2-MG和SF在MM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并比较它们在不同分期的水平。结果:在ROC分析中,β2-MG和SF单检与联检组均具有诊断意义,3个指标联合诊断价值最高,但单独IGF-Ⅰ不具有诊断意义。在IGF-Ⅰ、β2-MG和SF与不同分期比较中,Ⅰ期的β2-MG和S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但低于Ⅱ期、Ⅲ期(P<0.05);Ⅰ期IGF-Ⅰ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IGF-Ⅰ在Ⅰ期中的水平低于Ⅱ期、Ⅲ期(P<0.05);在IGF-Ⅰ与β2-MG、SF在不同分期相关性分析中,在MM组Ⅰ期IGF-Ⅰ与SF相关(r=0.417),但是与β2-MG不相关,在MM组Ⅱ期中IGF-Ⅰ与β2-MG和SF均相关(r=0.543,r=0.426),在MM组Ⅲ期中IGF-Ⅰ与β2-MG和SF均相关(r=0.425,r=0.672)。结论:IGF-Ⅰ、β2-MG和SF单个指标对MM诊断价值不高,但是3个指标联合可明显提高诊断MM的准确率,在MM的Ⅱ期与Ⅲ期中3个指标显著增高且IGF-Ⅰ与β2-MG和SF均相关。

    2018年03期 v.26;No.133 802-8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69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68 ]
  • 多发性骨髓瘤伴非骨旁髓外病变骨髓形态学特征

    吴迪;王雯娟;张梅;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合并非骨旁髓外病变患者骨髓组织和细胞形态学的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诊断的20例多发性骨髓瘤伴非骨旁髓外病变患者初诊时骨髓涂片、外周血细胞涂片和骨髓组织切片,结合临床资料对其形态学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20例患者骨髓浆细胞形态为原始细胞型(16例)和多形性型(4例),5例患者外周血涂片片尾处可以看到幼稚浆细胞,约占外周血细胞数的1%-4%。骨髓组织原幼浆细胞增生,呈结节型、塞实型分布,骨髓纤维化占12例(60%)。13例治疗中出现非骨旁髓外病变骨髓瘤患者,统计自诊断多发性骨髓瘤到髓外侵犯出现的中位时间,网状纤维染色0-1级组为23.7±3.7个月,2-3级组为10.5±3.2个月(P=0.02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伴髓外病变患者在初次诊断骨髓瘤时骨髓浆细胞形态多为未成熟型,骨髓组织原幼浆细胞呈结节型、塞实型分布,伴有不同程度的骨髓纤维化。网状纤维密度间接地反映了骨髓幼稚浆细胞的增殖程度和恶性程度,在疾病的早期对于髓外病变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提示意义。

    2018年03期 v.26;No.133 807-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下载次数:16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44 ]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TX或E-CHOP化疗联合G-CSF动员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成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陈富臻;骆宜茗;洪强;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环磷酰胺(CTX)或E-CHOP化疗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HSC)成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本院7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均行CTX或E-CHOP化疗联合G-CSF动员采集HSC,对其成功率(CD34~+细胞≥2×10~6/kg)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全组75例患者共行86次动员采集,平均采集CD34~+细胞数为3.22(0.12-22.28)×10~6/kg,采集成功率为70.67%(53/75)。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采集前化疗疗程数和疾病状态与HSC采集成功率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不同性别、年龄、疾病分型、ISS分期和动员方案均无显著关系(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采集前化疗疗程数与HSC采集成功率呈正相关(OR=2.95,95%CI:1.60-5.41,P<0.01),而与采集前疾病状态并无显著关系(OR=1.01,95%CI:0.88-1.16,P=0.89)。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性别、疾病分型、ISS分期和动员方案对HSC采集成功率均无明显影响,并且采集前化疗疗程数较少(<5)的患者HSC采集成功率较高。

    2018年03期 v.26;No.133 812-8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25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57 ]
  • 自噬调节药物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凋亡和自噬的影响

    王纪珍;陈君敏;曾志勇;邱东飚;

    目的:探讨自噬调节药物包括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自噬抑制剂(羟氯喹和3-甲基腺嘌呤)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增殖、凋亡和自噬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雷帕霉素(RAPA)、羟氯喹(HCQ)、3-甲基腺嘌呤(3-MA)处理RPMI 8226细胞,用CCK-8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的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作用24 h后细胞凋亡率,应用单丹磺酰戊二胺(MDC)染色观察自噬小体数量,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b和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PARP和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RAPA和HCQ可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抑制RPMI8226细胞的增殖,并增加细胞的凋亡,而3-MA无明显抑制细胞增殖作用,也无诱导凋亡作用。MDC染色结果显示,细胞内自噬泡数量随着RAPA浓度的提高逐渐增多,而随着HCQ和3-MA浓度升高自噬泡数量却逐渐减少。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APA可诱导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和凋亡蛋白caspase-3及PARP表达上调,但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HCQ抑制LC3-Ⅱ/LC3-Ⅰ和BCL-2表达,但可上调caspase-3和PARP表达;3-MA可下调LC3-Ⅱ/LC3-Ⅰ表达,但对caspase-3、PARP及BCL-2表达均未显示明显影响。结论:RAPA能抑制RPMI8226细胞增殖,诱导RPMI8226细胞凋亡和自噬,HCQ则在抑制自噬和增殖的同时也可诱导凋亡,3-MA可抑制细胞自噬但对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不大。

    2018年03期 v.26;No.133 817-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下载次数:423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227 ]
  • 不同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成本-效果分析

    赖婷;赵茜;李锋;周小钢;宋萍;王利平;梅建刚;翟勇平;

    目的:评价3种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成本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38例初治MM患者,按不同化疗方案将患者分为3组,其中A组给予VCD方案(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共63例,B组给予BiCTD组方案(克拉霉素+环磷酰胺+沙利度胺+地塞米松)共44例,C组给予CTD方案(环磷酰胺+沙利度胺+地塞米松)共31例。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A组、B组、C组患者总反应率分别为96.83%、81.82%、64.52%,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质量缓解率(sCR+CR+VGPR)分别为82.5%、59.09%和32.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感染发生率在A组明显高于其它2组(P=0.048),便秘发生率在A组明显高于B、C 2组(P=0.01)。A、B、C 3组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69567.44、20765.12和21475.48,A、B 2组相对于C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65602.32、18116.07,敏感度分析结果与该结果相符。结论:A组方案的临床疗效最佳,B组方案成本-效果优于其他2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故从药物经济学角度考虑,BiCTD方案优于其他2组。

    2018年03期 v.26;No.133 824-8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98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31 ]
  • miR-373在老年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王欢;李静;刘艳春;陈曦;柴铁;

    目的:探讨miR-373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价值。方法:RT-PCR检测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和正常浆细胞中miR-373的表达水平,同时采用细胞增殖实验、细胞周期与凋亡实验、荧光素酶实验和小鼠成瘤实验分析miR-373的生物学功能。结果:RT-PCR检测发现,MM患者血液样品和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H929、MM1S和U266)中miR-373的表达水平比正常浆细胞(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转染miR-373的U266和H929细胞增殖受到显著抑制(P<0.05);同时转染miR-373的H929细胞周期阻滞在G_0/G_1期并诱导其凋亡(P<0.05)。荧光素酶实验发现,miR-373可显著抑制叉头框蛋白M1(FOXM1)的表达(P<0.05)。小鼠成瘤实验发现,miR-373的过表达通过降低FOXM1水平明显抑制肿瘤生长(P<0.05)。结论:miR-373通过直接靶向FOXM1抑制MM中的肿瘤生长,对治疗MM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018年03期 v.26;No.133 829-8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84 ]
  • 不同剂量地塞米松联合硼替佐米和沙利度胺治疗初发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李长生;冀叶;张莞萍;付莉萍;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地塞米松联合硼替佐米和沙利度胺治疗初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的9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将入组患者分为A(高剂量地塞米松+硼替佐米+沙利度胺,32例)、B(低剂量地塞米松+硼替佐米+沙利度胺,32例)、C(安慰剂+硼替佐米+沙利度胺,32例)3组,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指标。结果:A组和B组总缓解率均明显高于C组(P<0.05),A与B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组患者KP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RN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A、B两组KPS评分明显高于C组,RN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A、B 2组之间KPS及RN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组患者CD38、CD56、CD138阳性表达率及SRL阳性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CD19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治疗前;A、B组CD38、CD56、CD138阳性表达率及SRL阳性率均明显低于C组,CD19则明显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之间CD19、CD38、CD56、CD138阳性表达率及SRL阳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B、C组在乏力、皮疹、周围神经病变、贫血、粒细胞缺乏等方面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P<0.05),B、C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剂量地塞米松联合硼替佐米及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相似,可明显提高缓解率,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但低剂量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安全性更佳。

    2018年03期 v.26;No.133 836-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26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128 ]

论著_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Ph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驱动基因突变的临床分析

    何志鹏;田辉云;谭明;吴勇;

    目的:探讨费城染色体阴性(Ph~-)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驱动基因突变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为疾病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住院的410例Ph~-经典型MPN患者临床资料,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150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188例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72例。JAK2 V617F、JAK2 exon12、CALR和MPL W515L/K突变采用PCR或DNA测序的方法检测,电话或门诊随访更新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在410例Ph~- MPN患者中,136(33.2%)例患者初诊时无症状;389例患者行基因检测发现87.1%(122/140)PV患者检出JAK2 V617F,JAK2 exon12突变1例;64.1%(118/184)ET患者检出JAK2 V617F,MPL W515L/K突变1例,CALR突变18(9.8%)例;64.6%(42/65)PMF患者检出JAK2 V617F,MPL W515L/K突变1例,CALR突变5(7.7%)例。JAK2 V617F突变PV患者在年龄、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和脾肿大发生率方面均高于其野生型患者(P<0.05);JAK2 V617F突变ET患者在年龄、白细胞计数及血栓事件发生率方面均高于其野生型及CALR突变患者,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其野生型患者,而血小板计数低于其野生型及CALR突变患者(P<0.05);JAK2 V617F或CALR突变PMF患者脾肿大发生率均高于JAK2 V617F野生型患者,JAK2V617F野生型PMF患者白血病转化率高于其突变型患者(P<0.05)。结论:在Ph~- MPN患者中,驱动基因突变类型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

    2018年03期 v.26;No.133 842-8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196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84 ]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IGF-IR)在MDS患者骨髓CD34阳性细胞中的表达

    张青霞;贺琪;郭娟;许峰;张征;杨莲萍;常春康;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CD34~+细胞表面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型受体(IGF-IR)的表达状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8例正常对照及100例MDS患者CD34~+细胞表面IGF-IR的表达。结果:100例MDS患者骨髓CD34~+细胞IGF-IR的平均表达率为(41.0±28.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中的IGF-IR表达率(4.3±1.8)%(P<0.0001),其中22例高危组患者CD34~+细胞IGF-IR表达率较低危组(78例)明显增高[(66.5±27.8)%vs(34.5±24.9)%](P<0.0001);23例有染色体异常患者的CD34~+细胞的IGF-IR表达率较染色体正常组患者(77例)明显增高[(56.0±30.9)%vs(36.9±26.2)%](P<0.01)。结论:IGF-IR在MDS患者CD34~+细胞中过度表达,提示IGF-IR可能参与MDS的起源、发生及发展。IGF-IR在高危组及染色体异常组增高更明显,提示IGF-IR可能与细胞的恶性克隆增殖有关,有望为MDS患者的预后与转归的评估提供依据。

    2018年03期 v.26;No.133 849-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4 ]

论著_贫血病与血小板、血栓疾病

  • 三氧化二砷上调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比例

    赵娟娟;杨世伟;张放;袁晓莉;朱尊民;房佰俊;宋永平;

    目的:探究三氧化二砷(ATO)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的影响。方法:选取20名初诊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采集外周血并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NC)。PBMNC经不同浓度ATO(0、1、2.5和5μmol/L)处理96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CD4~+ CD25~+ CD127~(low) Treg比例,RT-PCR检测Foxp3 mRNA表达水平,ELISA检测IFN-γ、IL-4、IL-17、TGF-β1细胞因子水平。结果:2.5和5μmol/L ATO能明显上调Treg比例(P<0.01),且随ATO浓度的增加,Treg比例上升幅度增大(r=0.616)。在ATO浓度为1μmol/L时,Treg比例增加,但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1、2.5和5μmol/L ATO均能明显上调Foxp3 mRNA表达水平(P<0.05,P<0.01,P<0.01),且Foxp3 mRNA表达水平的增加与Treg比例的增加呈线性正相关(r=0.523),总体相关系数95%置信区间为(0.37,0.67)。1、2.5和5μmol/L ATO均能显著降低IFN-γ水平(P<0.01);2.5和5μmol/L ATO能显著降低IL-4(P<0.01,P<0.01)和IL-17(P<0.05,P<0.01)水平;1和2.5μmol/L ATO对TGF-β1水平均无明显影响,5μmol/L ATO能显著降低TGF-β1水平(P<0.05)。结论:ATO能够通过上调再障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介导免疫调节作用,并不同程度降低IFN-γ、IL-4、IL-17水平。

    2018年03期 v.26;No.133 854-8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14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81 ]
  • ITP患者中IL-21及其介导的JAK/STAT信号通路的变化

    张茜;白海;于晓辉;吴冰;潘耀柱;王存邦;赵丽萍;李文博;薛峰;张俊;

    目的:探讨JAK/STAT信号通路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初诊ITP患者26例(ITP组),所有病例经临床和血液学检查符合ITP的诊断标准,且排除冠心病、难治性高血压、严重糖尿病和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患者。选取无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感染性疾病且肝肾功能正常的健康对照24例(对照组)。分别测定其Jak3、p-Jak3 mRNA、Stat3、p-Stat3表达水平及AG490阻断剂的影响,以及IL-21 mRNA、IL-21细胞分泌量在1μmol/L DEX干预后及80μmol/LAG490阻断后的变化。结果:相对于健康对照组,ITP患者组Jak3、p-Jak3 mRNA、Stat3、p-Stat3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1),加入AG490阻断后,其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IL-21 mRNA、IL-21细胞分泌量在1μmol/L DEX干预后明显减低(P<0.01),经80μmol/L AG490阻断后明显反馈上调(P<0.01)。结论:ITP的发病与激活JAK/STAT信号通路有关,IL-21介导的JAK/STAT信号通路对ITP有调控作用。

    2018年03期 v.26;No.133 859-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下载次数:261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64 ]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CALR、JAK2 V617F、MPL W515K基因突变率及临床特征分析

    余晓完;黄东红;郭建欣;黄月琴;谢若腾;蔡俊峰;

    目的:分析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CALR、MPL W515K与JAK2 V617F基因突变率及临床特征。方法:对本院56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通过基因组DNA-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CALR与MPL W515K基因突变,并通过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法检测JAK2 V617F基因突变。结果:56例患者中CALR基因突变14例,发生率为25.00%,其中Ⅰ型6例,Ⅱ型5例,Ⅲ型3例。Ⅰ型与Ⅱ、Ⅲ型CALR基因突变的患者在性别、年龄、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及血红蛋白(Hb)水平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Ⅲ型患者WBC计数较Ⅱ型者显著升高(P<0.05),而Ⅲ型和Ⅱ型组患者的性别、年龄、Hb及Plt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MPL W515K基因突变3例,发生率为5.36%;JAK2 V617F基因突变21例,发生率为37.50%。MPL W515K与JAK2 V617F阴性患者(18例)中CALR基因突变13例,发生率为72.22%(13/18),并无检出任一2种基因突变共存的病例。CALR突变者外周血Hb、WBC的水平较JAK2 V617F突变者均显著降低(P<0.05)。56例患者中,染色体核型异常3例,发生率为5.36%。染色体核型异常者CALR基因突变率(66.67%)较正常核型者(20.75%)显著升高(P<0.01)。结论:JAK2 V617F基因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中的突变率较高,且MPL W515K与JAK2 V617F基因突变阴性者CALR突变率较高,这可能与染色体核型异常存在密切联系;CALR基因突变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外周血Hb、WBC的含量较JAK2 V617F突变者均显著降低。

    2018年03期 v.26;No.133 86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34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88 ]
  • 肽核酸阻断PYR复合体与DNA位点结合对γ-珠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王偲颖;林靖;黄凌;刘兴梅;韩媛媛;韩文平;安邦权;李贵芳;黄盛文;

    目的:探讨肽核酸(peptide nucleic acid,PNA)阻断PYR复合体(polypyrimidine complex)与DNA序列结合对γ-珠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PYR-PNA、β-PNA和RS-PNA(随机序列PNA),以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为载体,将PNA转染到K562细胞中。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在转录水平和蛋白翻译水平检测K562细胞在转染24、48和72 h后γ-珠蛋白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PYR-PNA组在转染24、48和72 h后γ-珠蛋白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RS-PNA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其中以转染48 h后的表达上调最为明显,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的2.0和2.5倍。结论:PYR-PNA可显著上调K562细胞中γ-珠蛋白基因的表达;本研究为β-地中海贫血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2018年03期 v.26;No.133 871-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08 ]

论著_造血干细胞移植

  • NLRP1与小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肝功能损伤的关系研究

    李明峰;刘璐;鞠文;乔建林;徐开林;曾令宇;

    目的:研究NLRP1与小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肝损伤的关系。方法:以C57BL/6小鼠和NLRP1~(-/-)小鼠为受鼠,BABL/c小鼠为供鼠,建立allo-HSCT模型。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受鼠骨髓中供鼠骨髓细胞嵌合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浆中肝功能指标ASL及ALT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NLRP1、Caspase-1前体及其活性片段p20、Mature-IL-1β、Mature-IL-18及MPO的表达情况。结果:Allo-HSCT后第14天,受鼠骨髓中供鼠骨髓细胞嵌合率均大于96%,说明供鼠造血干细胞基本完全植入。检测外周血浆中ALT和AST,由第7天的(173.9±12.39)U/L和(283.7±28.00)U/L逐渐升高到第14天的(3902±1745)U/L和(5316±1924)U/L,并于第28天降低至(3153±564.4)U/L和(4350±957.7)U/L。Western blot显示,NLRP1表达于移植后逐渐升高并在第14天最高,也于第28天降低,与ALT及AST的变化基本同步。当敲除NLRP1基因后,ALT及AST水平于相应时间点均较未敲除组小鼠明显降低;检测NLRP1下游相关炎性蛋白Caspase-1前体及其活性片段p20、Mature-IL-1β、Mature-IL-18及MPO表达显示,NLRP1基因敲除后其表达水平均较未敲除组降低。结论:Allo-HSCT可造成小鼠肝功能受损伴NLRP1表达增高,敲除NLRP1可减轻肝功能损伤程度,提示NLRP1可能是引起Allo-HSCT后肝功能损伤的因素之一。

    2018年03期 v.26;No.133 875-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13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54 ]
  •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合并韦尼克脑病4例

    薛松;袁磊;程昊钰;殷宇明;顾江英;张维婕;王静波;

    目的:提高对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术后不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韦尼克脑病(WE)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的认识及掌握。方法:回顾分析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航天中心医院血液科接受HSCT治疗,术后诊断WE的4例病例的临床特点,诊疗经过以及预后随访。结果:4例确诊WE病例约占同期移植患者的3%,其中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为8-20岁,2例AML,2例ALL。4例中仅1例具有典型的眼颤,共济失调和全脑功能障碍的三联征,所有病例均早期表现为神志模糊和语言障碍。头颅CT平扫均阴性,无提示意义。头颅MRI检查显示,3例具有典型部位(丘脑、第四脑室底、第三脑室和中脑导水管)结构异常病变,另1例仅在乳头体发现病变。全部病例确诊后均接受每日100 mg的维生素B_1肌内注射治疗,分别于治疗后2 d、不详、3 d、4 d后症状改善,2周内全部病例神经系统症状获得完全缓解,随访7-12个月后均未见WE复发。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神经系统症状,鉴别诊断需考虑WE的可能性,尽早给予维生素B1补充治疗以避免漏诊误诊,从而降低死亡率。

    2018年03期 v.26;No.133 880-8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11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99 ]

论著_细胞生物学

  • 内吗啡肽-1对高糖诱导的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成熟和TLR4表达的影响(英文)

    刘传苗;杨天华;黄敏;周诚;李永海;李正红;

    目的:探讨内吗啡肽-1(EM-1)对高糖诱导的人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PBDC)成熟表型、细胞因子分泌、T细胞增殖和TLR4表达的影响,探讨EM-1对DC免疫功能的调节机制。方法:本研究外周血样品取自18-20岁学生志愿者,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诱导成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imDC)。使用高浓度葡萄糖作为刺激因素,EM-1作为干预因素,将实验分为正常葡萄糖(NG)、高糖(HG)、加入EM-1的高葡萄糖(EM)、加入EM-1和纳洛酮的高葡萄糖(Nal)共5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BDC表型变化,ELISA检测PBDC与自体淋巴细胞共培养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变化,CFSE法检测T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RT-PCR法检测PBDC表面TLR4的表达。结果:与HG组比较,EM组PBDC表面分子CD86、CCR7和CD36表达上调(P<0.01),而CD83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EM组PBDC分泌的IL-12,IL-10和PBDCs刺激的T淋巴细胞增殖指数均下降。与EM组比较,Nal组CD86,CCR7,CD36表达降低(P<0.01),而CD83表达几乎没有变化(P>0.05)。Nal组T淋巴细胞增殖指数极显著升高(P<0.01)。HG组TLR4灰度比值高于NG组,EM组明显低于HG组(P<0.01)。结果表明,高葡萄糖可以促进PBDC TLR4的表达,而EM-1抑制TLR4的表达。结论:EM-1上调高糖诱导的PBDC表面分子CD86,CCR7和CD36的表达,抑制高糖诱导的P BDC成熟。分泌的炎性细胞因子IL-12和IL-10抑制来自PBDC的T淋巴细胞的增殖,而纳洛酮抑制EM-1的作用。EM-1抑制高糖诱导的PBDC表面TLR4的表达。

    2018年03期 v.26;No.133 886-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55 ]
  • Immune Cell SR对冻存PBMNC诱导培养CIK的效果研究

    马冬磊;林科佳;陈晨;魏宗科;魏志璋;罗晓玲;王宇环;

    目的:探讨Immune Cell SR(血清替代物)在冻存复苏后PBMNC诱导CIK细胞培养过程中的效果,为免疫细胞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一个新的策略。方法:提取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短期冻存后复苏并诱导培养CIK细胞,采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活率,流式细胞术分析免疫细胞亚群,并用Calcein-AM/PI双染法检测其杀伤活性;结果:冻存后PBMNC中在对照组未能正常扩增,与新鲜组相比,2%SR组细胞扩增倍数较低,且差异显著(P<0.05),5%SR组、10%AP组与新鲜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冻存前后CD3~+、CD3~+CD8~+、CD3~+ CD56~+细胞亚群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细胞培养后,各组间CD3~+、CD3~+CD4~+、CD3~+CD8+、CD3~+CD56~+、CD3~-CD56~+亚群及体外杀伤活性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5%SR替代自体血浆可以很好地诱导冻存的PBMNC培养CIK细胞,且无外源性蛋白,安全可靠,为免疫细胞冻存技术在细胞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条件。

    2018年03期 v.26;No.133 894-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下载次数:14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13 ]

论著_间充质干细胞

  •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儿童难治性迟发性出血性膀胱炎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邱坤银;廖雄宇;郭淑仪;祁皓宁;蓝菁菁;方建培;黄科;黎阳;徐宏贵;周敦华;

    目的:研究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难治性迟发性出血性膀胱炎(LOH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血液病区2010年12月至2016年6月30例allo-HSCT后难治性LOHC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7例接受MSC治疗。MSC来源于第三方骨髓,取4-5代的细胞,以(1.87±0.456)×10~6/(kg·次)输注给患者,每周1次,直至血尿、尿痛症状改善后停用。输注次数分别为1-4次。每日体格检查,定期行相关辅助检查,密切观察MSC治疗后有无不良反应发生,对其中2例患儿动态监测其MSC治疗前、后多种细胞因子水平。结果:30例难治性LOHC患儿,经常规水化、碱化、加强抗病毒等治疗后血尿仍难以缓解,在25例加用甲基强的松龙、MTX、CTX治疗的患儿中有7例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者接受MSC治疗。7例患儿MSC输注次数为1-4次不等,剂量为(1.87±0.456)×10~6/(kg·次),7例LOHC痊愈。2例经MSC治疗后,TNF-α及IL-2R进行性降低。7例LOHC患儿输注MSC后均无发热、皮疹、栓塞等不良反应,BKV监测未见病毒载量增加,无白血病复发或发生继发肿瘤。结论:MSC治疗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难治性LOHC安全有效。

    2018年03期 v.26;No.133 900-9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215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77 ]

论著_输血医学

  • 2种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剂性能评价

    高楠;黄力勤;王瑞;贾俊杰;吴硕;张婧;葛红卫;

    目的:评价本实验室2种梅毒螺旋体抗体(treponema pallidum)(抗-T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检测无偿献血者抗-TP的准确性和精密度,为引入抗-TP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验(CLIA)检测手段后,选择ELISA试剂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2种ELISA试剂对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抗-TP常规检测,共收集546例抗-TP ELISA反应性标本,应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TPPA)确证标本的感染状态。比较2种抗-TP ELISA试剂反应性标本的确证结果;绘制ROC曲线,比较曲线下面积(AUC),分析2种抗-TP ELISA试剂的准确性;通过统计本实验室2016年7月1日-2017年6月30日质控数据,比较2种抗-TP ELISA试剂的精密度。结果:2种抗-TP ELISA试剂对反应性样本和弱阳性标本的确证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双试剂反应性标本占所有反应性标本的85.53%(467/546),TPPA确证阳性率为82.87%。抗-TP ELISA试剂A单独反应性标本44例,抗-TP ELISA试剂B单独反应性标本35例,经TPPA确证结果均为阴性。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显示,2种抗-TP ELISA试剂准确性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TP ELISA试剂A和B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14.98%和18.04%,符合ELISA试验精密度的要求。结论:本实验室现用2种抗-TP ELISA试剂的准确性和精密度相似,选择其中任何1种抗-TP ELISA试剂均可以满足血液筛查的要求。

    2018年03期 v.26;No.133 905-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15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45 ]

论著_临床血液学

  • 海南热带地区恶性血液病患者肺部真菌和其他病原菌感染特征单中心分析

    王美璐;匡慧慧;程龙灿;许玉冰;赵婷媛;杨婷;项松鹤;舒成园;于苹;窦立萍;薄剑;

    目的:分析热带地区恶性血液病住院患者有呼吸道症状的群体中痰及静脉血培养的病原菌感染的特点,并观察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1月本院血液科2 46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出现呼吸道症状群体中病原菌及其耐药性。送检标本来源为痰、静脉血。结果:患者痰标本培养显示,检出菌株224株,其中真菌在热带地区血液病患者检出率最高,共98株(43.75%),主要为白色念珠菌41株;其次是革兰阴性菌株88株(39.28%),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22株)、肺炎克雷伯杆菌(12株);再次为革兰阳性菌38株(16.96%),主要致病菌依次为肠球菌属(14株)、革兰阳性杆菌(14株)。海南患者血培养检出菌株6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最高,共34株(55.74%),主要为人葡萄球菌人亚种(19株),革兰氏阴性菌27株(44.26%),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12株)。革兰阴性菌对替加环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纳,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药物耐药率最低,而革兰阳性致病菌肠球菌属、革兰阳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利奈唑胺均敏感。结论:热带地区血液病患者为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痰培养结果显示,真菌是恶性血液病患者呼吸道主要致病菌,区别于华北及其它北方地区,热带地区临床医生应根据病原菌的特点选择合适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2018年03期 v.26;No.133 911-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下载次数:144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405 ]

综述

  • 造血干细胞代谢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张雅文;程辉;程涛;

    造血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为各种血细胞潜能的一类干细胞,是目前研究最为透彻、临床应用最为成熟的成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的功能与其代谢调控密切相关,其代谢状态主要表现为:居住在骨髓低氧微环境中,依赖糖酵解进行能量代谢,保持低活性氧水平;Hif-1、FoxO3、ATM、PTPMT1等蛋白维持造血干细胞处于低氧状态,并使其免受活性氧损伤;此外,糖代谢相关酶、谷氨酰胺、脂肪酸氧化、嘌呤、氨基酸代谢等也在造血干细胞代谢调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就造血干细胞代谢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叙述氧化代谢调控、糖代谢水平、嘌呤代谢和氨基代谢的相关机制。

    2018年03期 v.26;No.133 917-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912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89 ]
  • PD-1/PD-L1信号通路及其在淋巴瘤中的抗肿瘤作用

    李文静;王晶;克晓燕;

    在肿瘤患者中,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可通过与其配体(ligand,L)的结合抑制T细胞活化与增殖,从而促进肿瘤免疫逃逸。大量实验显示,PD-L1在淋巴瘤中高表达,而PD-1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表达上调,提示其在淋巴瘤发生中的作用,可能为淋巴瘤重要治疗靶点。PD-1及PD-L1的单克隆抗体可阻断PD-1/PD-Ls信号通路,恢复T细胞功能,对肿瘤起抑制作用。目前多项应用PD-1抗体的早期临床试验已经在复发淋巴瘤的各种亚型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及较少毒副作用,为目前有前途的靶向治疗药物。本文就PD-1/PD-L1信号通路作用机制、PD-1/PD-L1在淋巴瘤中的表达以及其抗体在淋巴瘤中的抗肿瘤作用作一综述。

    2018年03期 v.26;No.133 922-9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922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77 ]
  • 去唾液酸化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影响的研究进展

    马静瑶;陈振萍;谷昊;傅玲玲;吴润晖;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一部分病人对常规一线治疗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等反应欠佳。近些年发现,这类病人存在FC-非依赖性血小板清除途径,主要是血小板表面糖蛋白发生去唾液酸化,最终被肝细胞表面的Ashwell-Morell受体(AMR)识别和吞噬,而不依赖于网状内皮系统FC受体介导的吞噬。各种原因引起的血小板神经氨酸酶(Neu1)表达上调均可使血小板表面糖蛋白发生去唾液酸化,如血小板的冷藏储存、败血症以及ITP等。目前发现,抗GPIbα抗体阳性的ITP接受一线治疗往往无效,推测抗GPIbα抗体可引起FC-非依赖性血小板清除。动物实验进一步证实抗GPIbα抗体可引起血小板去唾液酸化。有人尝试应用唾液酸酶抑制剂治疗此类ITP并获得了血小板的持续反应。本文结合血小板去唾液酸化的最新研究进展,对去唾液酸化在ITP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选择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2018年03期 v.26;No.133 928-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328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57 ]
  • 血液辐照指示卡在血液辐照中的应用进展

    申克中;徐汉辉;王明慧;

    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是临床输血中的并发症之一,通过射线辐照灭活全血及成分血制品中的淋巴细胞是预防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有效手段。在辐照中应用血液辐照指示卡可有效保证辐射剂量,进而提高输血安全性。目前血液辐照指示卡在发达国家已基本普及,而在我国尚处于推广阶段。本文就血液辐照指示卡在血液辐照中的作用原理、国内外应用情况及推广意义作一综述。

    2018年03期 v.26;No.133 933-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2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3 ]
  • 细胞焦亡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发病过程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林莹;高清平;叶柏新;

    细胞焦亡(Pyroptosis)是一种新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最新研究表明,S100A9/TLR4,S100A9/CD33及Nox/ROS信号途径能激活氧敏感性NLRP3炎性小体,诱导造血干细胞(HSC)/造血祖细胞(HPC)发生焦亡,导致MDS患者骨髓无效造血。对细胞焦亡在MDS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将为MDS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机遇。本文就细胞焦亡在MDS发病过程中作用及分子机制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18年03期 v.26;No.133 937-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32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52 ]
  • 衰老的间充质干细胞促进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进展

    庞艳彬;李文文;罗建民;季静;杜欣;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恶性造血干细胞疾病,以无效造血并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为主要特点。MDS克隆细胞获得增殖优势和促使疾病进展的因素尚不清楚。大量实验表明,骨髓微环境中的间充质干细胞(MSC)的异常导致MDS的发生并促进疾病向AML转化。MDS来源的MSC存在衰老现象,其遗传学、表观遗传学及基因的表达异常,导致其形态、增殖、分化、分泌功能改变,致使其支持正常造血功能下降,促进疾病向AML转化。对MDS中克隆细胞和MSC均有作用的药物临床实验结果令人满意,这说明干预MDS造血细胞和间质细胞相互作用可能成为治疗MDS的一种新的治疗途径。本文就MDS治疗现状、MDS-MSC衰老及表型特点、衰老MDS-MSC支持造血功能的变化。MDS-MSC在MDS预后中的意义及MDS-MSC作为MDS治疗的潜在靶点作一综述。

    2018年03期 v.26;No.133 942-9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282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5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