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作者·编者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投稿简则

    <正>《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和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国家一级学会)主办的国家中央级学术性刊物,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被国际上权威的MEDLINE/Index Medicus,PubMed,美国化学文摘《CA》和美国EBSCO大型在线文献库收录,在国内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

    2014年02期 v.22;No.108 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3 ]
  • 《恶性肿瘤多药耐药的逆转》专著一书征订启事

    <正>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恶性肿瘤多药耐药的逆转》是我国著名血液病与肿瘤领域专家陈宝安教授集十余年研究成果主编的专著。陈教授是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和博士后导师,东南大学医学院肿瘤学系主任。南京市血液学会前主任委员,江苏省血液学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协作委员会委员。先后承担5项国家自然基金肿瘤耐药逆转课题。《恶性肿瘤多药耐药的逆转》全书分为两个部分,总论部分主要概述了目前肿瘤多药耐药研究的最新方向、肿瘤耐

    2014年02期 v.22;No.108 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6 ]
  • 《中国药物评价》杂志2014年征订启事

    <正>《中国药物评价》杂志(ISSN2095-3593、CN10-1056/R)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主办的医药科技期刊,致力于上市药物的评价研究,旨在加强用药安全和合理用药指导,为药品使用和监督决策提供参考。读者对象为一线临床医师、药师,医药科研、生产、经营、教育、服务机构的专业人士,以及各级药品监管、医药卫生、医药行业管理、社会保障等政府部门的人员。主要栏目有:药物管理(包括证据与决策、药物研究的伦理与

    2014年02期 v.22;No.108 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3 ]

论著_白血病基础与临床

  • 1186例HLA基因与白血病相关性分析研究

    王晓静;张益枝;孙海燕;李庆华;汝昆;

    本研究探讨HLA-A、B、DRB1基因与3种常见白血病的相关性,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with sequence-specific primers,PCR-SSP)技术,对1186例的白血病患者(ALL 326例、AML 545例、CML 315例)进行HLA分型,与1234份健康非亲缘供者进行显著性比较,用Bonferroni校正法进行校正。结果表明:ALL患者组与对照组相比,HLA-DRB1*09的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0.87%vs 16.08%;Pc=0.014,OR=0.637,95%CI=0.487-0.834);CML患者组与对照组相比,HLA-B*18的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28%vs 0.20%;Pc=0.039,OR=6.336,95%CI=2.066-19.434)。某些HLA分子和白血病之间可能存在正相关和负相关。HLA-DRB1*09和ALL呈负相关表明,DRR1*09通过限制T细胞免疫反应在早期白血病性事件中起着重要作用;而HLA-B*18和CML呈正相关,提示B*18分子可能不主动呈递特异性白血病抗原,导致免疫逃逸。结论:本研究为临床对白血病的免疫治疗提供一些线索和思路。

    2014年02期 v.22;No.108 263-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119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65 ]
  • 急性白血病细胞中ID4基因甲基化的PCR定量检测系统的建立及其特异性和敏感性

    刘洋;康慧媛;王莉莉;卢学春;朱宏丽;于力;

    ID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发生率在急性白血病中极高,甲基化程度与急性白血病关系密切。因缺少合适的研究方法,其具体的甲基化量化水平与疾病的关系,人们一直缺乏认识。本研究旨在建立ID4甲基化定量PCR体系,同时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并初步尝试在初治急性白血病骨髓样本中评估ID4的甲基化水平。首先构建质粒并建立体系标准曲线,分别使用MSP和定量MSP对细胞系样本进行检测,以传统MSP的结果为对照,验证新方法的特异性;按不同比例将甲基化阴性和阳性细胞混合,用甲基化定量PCR扩增验证新方法敏感性。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建立了符合绝对定量要求的标准曲线;通过细胞系验证,MSP结果与定量MSP结果完全一致;同时在甲基化阴性细胞背景下,定量MSP可以稳定的检测到1∶10-5水平的ID4甲基化阳性细胞。在急性白血病骨髓样本检测中,定量MSP甲基化阳性检出率高于MSP。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完整的ID4基因甲基化定量PCR体系,该方法特异性好、敏感性高。

    2014年02期 v.22;No.108 269-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K]
    [下载次数:196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31 ]
  • NANOG基因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的表达及其慢病毒干扰载体的构建

    曹江;孟凡静;李莉;吕超;周俊;程海;陈伟;陈翀;徐开林;

    本研究探讨NANOG基因在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中的表达并构建特异性干扰NANOG表达的慢病毒载体。利用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MOLT-4、CCRF-HSB2、Jurkat等ALL细胞系及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5例新诊断的ALL患者骨髓细胞中NANOG的表达情况。通过构建携带NANOG特异性shRNA的慢病毒载体包装病毒颗粒,感染MOLT-4细胞后经分选获得稳定表达株,并在基因及蛋白水平检测NANOG干扰效率。结果表明,MOLT-4细胞、CCRF-HSB2细胞以及33.3%的ALL患者中可见NANOG基因mRNA的扩增产物及蛋白表达。测序表明,ALL患者及MOLT-4、CCRF-HSB2细胞主要表达NANOGP8 mRNA。构建慢病毒干扰质粒pLB-shNANOG-1、pLB-shNANOG-2及pLB-shcontrol,包装病毒颗粒超速离心后病毒滴度达(1.83-3.12)×108IU/ml。病毒感染MOLT-4细胞后经流式细胞仪分选获得GFP+细胞。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证实,两种shRNA可有效下调NANOG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论:MOLT-4细胞、CCRF-HSB2细胞以及部分ALL患者骨髓细胞中存在NANOG的表达,其主要为NANOGP8 mRNA的转录。成功构建了特异性干扰NANOG表达的慢病毒载体,获得可稳定下调NANOG表达的MOLT-4细胞株。

    2014年02期 v.22;No.108 275-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07 ]
  • 人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细胞株Molt-4遗传学特性的研究

    马晓彩;刘聪艳;孙雪静;贺景娟;万岁桂;孙婉玲;

    本研究探讨人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细胞株Molt-4的遗传学特性,评价其在Flow-FISH方法检测细胞端粒长度中的应用价值。悬浮培养Molt-4细胞并进行规律传代,选取8代不同代数、处于对数生长期的Molt-4细胞进行研究。应用细胞计数法描绘细胞生长曲线并计算细胞倍增时间,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DNA倍体指数,常规G显带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Southern blot检测细胞端粒长度。结果显示:Molt-4细胞的倍增时间为(1.315±0.062)d、DNA倍体指数为(2.085±0.0093)、端粒长度为(32.05±5.27)kb,不同代数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931、0.888和0.935)。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Molt-4细胞染色体数量为91-99条,多数为超四倍体,并且具有稳定的、特征性染色体结构异常。结论:Molt-4细胞具有稳定的遗传特性和较长的端粒长度,可作为Flow-FISH的内对照细胞。

    2014年02期 v.22;No.108 280-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80 ]

论著_抗白血病基础与临床

  • 两种化疗方案对于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比较

    王凯玲;梅妍妍;崔蕾;高超;刘飞飞;赵晓曦;李伟京;姜锦;张瑞东;谢静;石慧文;王彬;张永红;马晓莉;吴敏媛;周翾;李志刚;

    本研究旨在比较北京儿童医院(Beijing Children's Hospital,BCH)2003方案和中国儿童白血病协作组(Chinese Children's Leukemia Group,CCLG)2008方案对于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的疗效,探讨更加适合此亚型患儿的化疗方案。收集2003年1月至2010年10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病中心的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ALL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化疗方案治疗的患儿初诊时临床特征、第8天泼尼松反应、诱导缓解治疗结束时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水平、无事件生存率(Event Free Survival,EFS)、无复发生存率(Relapse Free Survival,RFS)等。结果表明,在204例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患儿中,134例采用BCH-2003方案治疗,70例采用CCLG-2008方案治疗。两组患儿在初诊时年龄、外周血白细胞水平、第8天泼尼松反应及中枢神经系统累及、临床危险度分层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但CCLG-2008组的男性较多(P=0.025)。BCH-2003组诱导缓解治疗结束时(第33天)的MRD阴性率高于CCLG-2008组(P=0.013)。按照BCH-2003方案分层标准,重新划分CCLG-2008组的危险度后,BCH-2003组的中危患儿的MRD阴性率仍然高于CCLG-2008组的中危患儿(P=0.014),而标危患儿MRD阴性率两组间没有明显差异。两组患儿在化疗期间感染发生率、EFS及RFS均无明显差异(分别为P=1.000,P=0.327,P=0.251)。结论:对于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ALL患儿,BCH-2003方案的诱导缓解治疗方案能迅速地降低患儿的白血病负荷,但是BCH-2003和CCLG-2008两种化疗方案的治疗效果接近。

    2014年02期 v.22;No.108 285-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241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373 ]
  • 叶酸聚谷氨酸合成酶基因rs10760502G>A多态性与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及甲氨蝶呤毒副反应的相关性分析

    刘曙光;高超;李志刚;李伟京;崔蕾;赵晓曦;郑胡镛;吴敏媛;张瑞东;

    本研究旨在探讨叶酸聚谷氨酸合成酶(FPGS)基因中rs10760502G>A多态性与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预后及甲氨蝶呤(MTX)毒副反应的相关性。采用Sequenom MassARRAY时间飞行质谱系统检测rs10760502基因型。实验数据采用x2检验、Kaplan-Meier生存分析、Cox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处理。结果表明:A等位基因携带者(GA+AA)无复发生存率(RFS,log-rank:P=0.004)及无事件生存率(EFS,log-rank:P=0.022)显著低于GG等位基因型携带者。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A等位基因是RFS[hazard ratio(HR),20.173;95%CI,2.535-160.545;P=0.005]及EFS(HR,8.133;95%CI,1.718-38.512;P=0.008)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rs10760502多态与MTX毒副反应间未见相关性。结论:FPGS rs10760502G>A多态性位点可能作为BALL患儿的独立预后因素。

    2014年02期 v.22;No.108 291-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39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92 ]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早期治疗反应评估与预后价值

    崔蕾;张瑞东;高超;李伟京;赵晓曦;郑胡镛;李志刚;吴敏媛;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早期治疗反应在儿童ALL预后中的价值。采用细胞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定量PCR)方法对2005年3月31日至2008年3月31日期间我院收治的426例初治ALL患儿进行了早期治疗反应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第8天强的松试验反应(D8-PR)、第22天骨髓缓解状态(D22-BM)、第33天骨髓缓解状态(D33-BM),以及第33天MRD水平(D33-MRD)。单因素分析4个评估指标对无事件生存率(EFS)的影响,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其独立预后意义。所有病例随访截止至2013年10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80个月(0.5-106个月)。结果表明:单因素分析4个早期治疗反应评估指标均具有明显的预后意义。强的松反应良好(PGR)患儿的8年EFS明显高于强的松反应不良(PPR)患儿;第22天、第33天骨髓缓解状态为M1骨髓的患儿预后明显好于M2、M3骨髓的患儿;第33天MRD高水平(≥10-4)的患儿预后明显差于MRD低水平(<10-4)患儿(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儿童ALL中具有独立预后意义的指标有BCR/ABL+、D8-PR、D33-BM和D33-MRD,其中以D33-MRD≥10-2的风险比最高(HR:11.886,P<0.001)。结论:早期治疗反应在儿童ALL中具有重要的预后价值,是具有独立意义的预后因素,对儿童ALL的危险度分层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2014年02期 v.22;No.108 298-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371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202 ]
  • 干扰素联合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刘洋;包尔宁;钟文雯;卢学春;朱宏丽;

    伊马替尼在目前被认为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初治的首选治疗药物,但只有少部分患者能获得完全分子学缓解(CMR)。近年来临床和基础研究发现,干扰素联合伊马替尼有可能提高CML疗效。本研究分析多项临床研究结果,以伊马替尼单药治疗的结果为对照,系统评价干扰素联合伊马替尼方案治疗CML的疗效及安全性。本研究在Clinical Trial网站和Cochrane协作网检索联合治疗的临床试验,并通过PubMed、EM等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对比联合治疗与单药治疗的疗效及不良事件数据。结果表明,共有7项临床研究,相关1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病例总数697例。联合治疗组与单药组比较: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gR)6个月时为58%∶42%(P=0.0001),12个月时74%∶68%(P=0.004);主要分子学缓解(MMR)6个月时为58%∶34%(P=0.0001),12个月时66%∶47%(P<0.0001);CMR 6个月时为13%∶2%(P=0.0002),12个月时14%∶5%(P=0.0009)。联合治疗不良反应主要有皮疹、乏力、水肿、肌肉疼痛,较单药治疗更易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轻度贫血。结论:干扰素联合伊马替尼治疗CML疗效优于伊马替尼单药治疗,并且能更早获得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缓解且安全性良好。

    2014年02期 v.22;No.108 304-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96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44 ]
  • 熊果酸诱导Jurkat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贾文文;苗苗;李佳;吴斌;刘卓刚;

    本研究观察熊果酸(ursolic acid,UA)对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细胞(Jurkat)凋亡的影响及其初步作用机制。用不同浓度UA在不同时间处理Jurkat细胞,采用细胞毒性试验(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应用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实时定量PCR检测PTEN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UA在10-80μmol/L的浓度范围内能抑制Jurkat细胞的生长,并呈现剂量-时间依赖性;UA 40、80μmol/L处理Jurkat细胞24、48 h后,出现凋亡细胞,并可见其细胞核呈波纹状或折缝样,荧光染色增强。UA诱导Jurkat细胞凋亡的作用呈浓度依赖性,与同时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同时间对照组相比,UA能够增加PTEN mRNA的表达。结论:UA可以上调PTEN mRNA的表达,并可能通过此机制诱导Jurkat细胞凋亡。

    2014年02期 v.22;No.108 310-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9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81 ]
  • 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经验性治疗分析

    杨华;朱成英;王全顺;牛建花;张琪;朱海燕;姚子龙;徐媛媛;靖彧;于力;

    本研究旨在探索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的临床特点及最佳治疗方法,以便指导临床治疗。对APL合并DIC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初治APL患者25例,给予全反式维甲酸20mg,每日2次口服;三氧化二砷10 mg,每日1次静脉滴注,诱导分化治疗。待早幼粒细胞脱颗粒后加用化疗。在患者治疗同时给予血小板补充、新鲜冰冻血浆、纤维蛋白原、冷沉淀、凝血酶原复合物,适当应用氨甲苯酸、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DIC。根据血常规、凝血功能及纤溶指标,调整用药。应用多因素分析初诊时白细胞数,血小板数,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水平,年龄等因素与出血严重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25例APL患者中(低危组5例,中危组13例,高危组7例)合并DIC 22例,DIC发生率为88%。22例合并DIC患者中经系统治疗后,DIC得到纠正21例(95.5%),死亡1例(4.5%)。第1疗程获得完全缓解(CR)23例(92%),平均CR时间为31.8±7.2 d。诱导至完全缓解期平均输注血小板7.68±5.88 U,红细胞8.90±5.69U;发生DIC患者中平均输注新鲜冰冻血浆21.92±19.32 U,血小板数恢复时间29.3±9.3 d,PT恢复时间12.7±9.5 d,APTT恢复时间为11.6±8.6 d,FDP恢复时间16.0±9.3 d,纤维蛋白原恢复时间12.3±8.3 d。多因素分析显示,发病时白细胞数>10×109/L及APTT延长为严重出血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初治APL易发生DIC,因此早期积极输注血制品,积极应用抗凝血及抗纤溶的药物及肝素,尽快使凝血功能恢复正常水平,达到早期纠正DIC,可明显降低早期APL因DIC造成的死亡,高白细胞血症及APTT延长为严重出血的主要影响因素。

    2014年02期 v.22;No.108 315-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758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237 ]
  • 三氧化二砷联合5-杂氮脱氧胞苷对K562细胞SHP-1、JAK3、TYK2基因表达的影响

    张小坤;罗建民;孙杰;

    本研究旨在探讨甲基化抑制剂三氧化二砷(As2O3)及5-杂氮脱氧胞苷(5-aza-CdR)对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中JAK家族成员JAK3、TYK2和造血细胞磷酸酶SHP-1在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562中表达的影响及它们在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K562细胞分为单药组、联合用药组及不加药物组(空白对照)。5-aza-CdR单用浓度为0.5、1、2μmol/L,As2O3单用浓度为1、2.5、5μmol/L,As2O31μmol/L+5-aza-CdR 0.5μmol/L、As2O32.5μmol/L+5-aza-CdR 1μmol/L。As2O3联合用药浓度为5μmol/L+5-aza-CdR 2μmol/L。对细胞分别处理24、48、72 h后提取细胞总RNA,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Q-PCR)检测JAK3、TYK2及SHP-1的表达。结果表明,As2O3和5-aza-CdR单独作用及两药合用时,SHP-1 mRNA在K562细胞中的表达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升高,JAK3 mRNA的表达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降低,TYK2 mRNA的表达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降低,SHP-1与JAK3、TYK2呈负相关,JAK3所受影响较TYK2更为显著。结论:As2O3和5-aza-CdR单独及联合应用时,随着浓度增高和作用时间延长,SHP-1表达上调,JAK3和TYK2表达下调,且两药有协同去甲基化作用;SHP-1基因可能通过抑制JAK/STAT通路发挥作用,JAK3所受影响较TYK2更为显著。在JAK/STAT通路中,JAK3可能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2014年02期 v.22;No.108 323-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13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52 ]
  • 288例初诊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液分析仪散点图及报警信息分析

    刘靓珏;骆丰;孙明洪;钟智强;

    本研究旨在探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在筛查恶性血液病及初步判断恶性血液病类型中的作用。回顾本院近2年来保存的288例恶性血液病初诊患者血常规检测结果,对其散点图、报警信息、血涂片手工分类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8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中76%出现散点图异常。散点图显示,白细胞未分类者有90%存在恶性血液疾病,其中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ML-M3)有一定的特征,其初诊时根据散点图判断的血液病类型与实际的符合率为100%,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与实际的符合率为67%,其它则特征不明显。警示有原始细胞的符合率为92.5%,警示有未成熟粒细胞的符合率为77.1%,警示有有核红细胞的符合率为33.3%,警示有异型淋巴细胞的符合率为31.3%。结论:异常散点图和报警信息对于发现恶性血液病患者有非常重要意义,且可据此判断部分血液病类型。报警信息在警示原始细胞和未成熟粒细胞方面可信度较高,在警示有核红细胞和异型淋巴细胞方面可信度较低。

    2014年02期 v.22;No.108 329-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208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65 ]

论著_淋巴瘤基础与临床

  • (R)-EPOCH方案治疗39例初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长期随访研究

    杨小燕;翟勇平;刘海宁;于亚平;李锋;宋萍;周小钢;安志明;王利平;

    本研究旨在观察(R)-EPOCH方案治疗初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2004年2月至2009年4月39例采用(R)-EPOCH方案治疗的初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纳入本研究。患者中位年龄52岁(16-85岁),Ann-Arbor分期为Ⅰ期/Ⅱ期24例,为Ⅲ期/Ⅳ期15例,其中Ann-Arbor分期为Ⅰ/Ⅱ期的患者接受4-6个疗程(R)-EPOCH方案,Ⅲ/Ⅳ期患者接受6-8个疗程(R)-EPOCH方案治疗,对于伴巨大肿块的患者化疗后再行局部放射治疗。结果表明,39例患者共接受209个疗程化疗,中位疗程数为6个(2-8个)。全部均可以评价疗效,39例患者中28例(71.8%)完全缓解,6例(15.4%)部分缓解,总有效率达87.2%。中位随访时间57.7个月,1年、3年、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81.8%、70.9%、58.8%。化疗期间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副反应,其中Ⅲ-Ⅳ度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29.2%,Ⅲ-Ⅳ度贫血的发生率为14.4%,其他不良反应轻微或少见,无化疗相关死亡。截止最终随访时间,无继发性肿瘤的发生。结论:(R)-EPOCH方案对初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好。

    2014年02期 v.22;No.108 33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595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76 ]
  • miR-2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李春红;付蓉;王一浩;宋文静;阮二宝;瞿文;王化泉;王国锦;宋嘉;王晓明;吴玉红;邢莉民;刘鸿;李丽娟;关晶;邵宗鸿;

    本研究旨在检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肿瘤石蜡组织中miR-21的差异性表达与PTEN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采用Real-time-PCR方法检测26例DLBCL患者及10名正常对照的miR-21表达,应用聚合物免疫组化检测系统检测PTEN蛋白水平。结果表明,26例DLBCL石蜡组织中miR-21的表达量为6.586(1.10,38.22),显著高于正常对照[0.791(0.35,2.87)](P<0.05),在26例DLBCL中有6例PTEN蛋白(23%)阳性,而在20例(77%)中为阴性。DLBCL中miR-21表达水平与PTEN蛋白水平呈负相关,其高表达与DLBCL血清LDH水平呈正相关、Ⅲ/Ⅳ期患者miR-2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与临床亚型无关(P>0.05)。结论:在DLBCL中miR-21表达升高可能提示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PTEN可能是miR-21的靶基因。

    2014年02期 v.22;No.108 339-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179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79 ]
  • G-CSF在恶性淋巴瘤患者体内诱导ENA-78和IL-8的作用研究(英文)

    赵万红;蒙珊;田村秀人;近藤麻加;绪方清行;檀和夫;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可以刺激化疗诱导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恢复中性粒细胞计数,并在体外刺激其产生上皮来源的嗜中性粒细胞趋化蛋白-78(ENA-78)和白细胞介素8(IL-8)等趋化因子。本研究旨在探讨G-CSF在体内是否也有类似作用。研究对象为10例接受化疗及G-CSF治疗的淋巴瘤患者,分别在以下时间段采集外周血:化疗前,标记为Time Point(TP1);接受G-CSF治疗前的中性粒细胞减少阶段,标记为TP2;接受G-CSF治疗后的中性粒细胞恢复阶段,标记为TP3。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中性粒细胞内ENA-78和IL-8的mRNA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吞噬功能及产生的活性氧(ROS)。结果表明,在TP2阶段,ENA-78 mRNA表达升高者5例,IL-8 mRNA表达升高者8例;在TP3阶段,ENA-78 mRNA表达升高者3例,降低者6例,IL-8 mRNA表达降低者7例。结论:中性粒细胞内ENA-78和IL-8的表达升高在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体内较常见,而G-CSF干预对其升高无明显作用。

    2014年02期 v.22;No.108 34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21 ]
  • 用流式细胞术从B淋巴增殖性疾病中鉴别脾边缘带淋巴瘤

    胡旸;陈艳;王丽华;陈雪;方芳;刘诗琴;伍学强;朱平;

    脾边缘带淋巴瘤(Splenic marginal zone lymphoma,SMZL)是一种相对少见的原发于脾脏的惰性B淋巴增殖性疾病,表现为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和/或比例增高、脾大,而外周浅表淋巴结往往不大,需要应用诊断性脾切除病理检查得以确诊,但患者多数不能接受,早期诊断困难。本研究探索以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为主的诊断途径的可行性。选取6例疑诊SMZL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以10名骨髓健康供者及确诊的10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3例毛细胞白血病(HCL)、3例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LPL/WM)初诊患者为对照。对所有患者及对照组进行骨髓FCM免疫分型,所选抗体组合包括CD45、CD5、CD10、CD19、CD20、CD22、CD23、CD25、CD103、CD11c、CD123、κ、λ、Cyclin D1等,同时结合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表明:6例疑诊SMZL患者表现为淋巴细胞增高和脾大。因外周淋巴结无肿大6例患者均未行淋巴结活检,仅1例患者行病理诊断性脾切除。经骨髓FCM免疫表型分析,除健康供者外均可发现骨髓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成熟B细胞克隆,并通过CD5、CD10表达与否结合其他表型进一步与其他B细胞肿瘤鉴别。结果 6例SMZL患者均CD19+、CD20+,而CD10-,4例患者CD5-,2例CD5+,而CD23、CD38、ZAP-70、CD11c、CD103、CD123、Cyclin D1均不表达。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可见有短绒毛的异常淋巴细胞,结合临床特征将6例患者诊断为SMZL。1例患者因合并脾功能亢进需要行脾切除,术后病理证实该病。10例CLL主要表达CD5、CD23之外;在3例HCL除表达CD11c、CD103、CD123,形态学上更有典型的"毛";3例LPL/WM具有轻链限制性表达、IgM显著升高、浆样淋巴细胞增多的特点。结论:FCM免疫表型分析结合骨髓形态学可作为临床诊断SMZL有力的工具。

    2014年02期 v.22;No.108 349-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0K]
    [下载次数:237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00 ]

论著_多发性骨髓瘤

  • 5-氮杂-2'-脱氧胞苷联合古曲霉素A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RPMI8226细胞增殖、凋亡及DLC-1基因表达的影响(英文)

    郭靖;冯献启;聂淑敏;苏湛;史雪;崔忠光;张玲;刘世国;孟凡军;赵春亭;

    本研究旨在探讨DNA甲基化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联合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剂古曲霉素A(TSA)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 8226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及DLC-1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5-Aza-CdR及TSA单独或联合作用于RPMI 8226细胞系,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药物作用后DLC-1基因表达情况,ELISA检测药物作用后RhoA及Rac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5-Aza-CdR及TSA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具有明显生长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P<O.05);与5-Aza-CdR及TSA单药组比较,联合用药组对细胞的抑制作用更强,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RPMI 8226细胞DLC-1基因微弱表达,5-AzacdR组DLC-1基因表达增强,且呈剂量依赖性重新表达(P<0.05),TSA虽不能诱导基因重新表达,但两药联合应用时可明显增强细胞DLC-1基因的表达;实验组与对照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相比,rhoA及Rac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5-Aza-CdR及TSA能有效的逆转RPMI 8226细胞DLC-1基因的表达,并明显增强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生长抑制及促凋亡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Rho/ROCK信号途径有关。

    2014年02期 v.22;No.108 357-3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8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10 ]
  • 冬凌草甲素对多发性骨髓瘤抗肿瘤的机制研究

    段浩清;李绵洋;高丽;张俊峰;王蔚;李燕;马一盖;王成彬;

    本研究探讨冬凌草甲素(Oridonin)对人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株U266抗肿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CCK-8法检测冬凌草甲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瑞氏染色法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U266细胞FGFR3、BCL2、CCND1、MYC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方法分析BCL2、MYC、CCND1、FGFR3和P53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①冬凌草甲素能够抑制U266细胞增殖,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②10μmol/L冬凌草甲素处理U266细胞24 h后,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③U266细胞凋亡比例随冬凌草甲素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④经冬凌草甲素处理后的U266细胞中,FGFR3、BCL2、CCND1、MYC基因表达下调,同时其相应的蛋白质表达下调,P53蛋白表达上调,上述变化均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结论:冬凌草甲素可以抑制人多发性骨髓瘤U266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发挥其抗肿瘤作用。本研究为MM新的靶向治疗方案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2014年02期 v.22;No.108 364-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8K]
    [下载次数:222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57 ]

论著_骨髓增生/增殖性疾病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及外周血中WT1及PRAME基因的表达研究

    卢丹;秦亚溱;李玲娣;石红霞;赖悦云;刘艳荣;

    本研究探讨WT1及PRAME基因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和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核型异常、病态造血、血红蛋白值之间的关系。收集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初诊的240例贫血患者,其中MDS203例(RCUD 15例,RCMD 25例,RAEB1 61例,RAEB2 55例,MDS-U 23例,MDS-AML 24例),AA 18例,其他良性贫血15例,PNH 4例和14例健康供者的骨髓标本,并收集其中78例患者及14例健康供者的外周血,分别检测骨髓和外周血中WT1及PRAME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WT1及PRAME在MDS骨髓及外周血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组、AA组及良性贫血组(BM:WT1:P=0.000,0.000,0.000,PRAME:P=0.048,0.000,0.064;PB:WT1:P=0.012,0.000,0.011,PRAME:P=0.020,0.004,0.003),其中高危MDS患者WT1及PRAME的表达均高于低危组,AA及其他良性贫血组,且WT1及PRAME在骨髓和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呈现良好的相关性(WT1:r=0.6028,P=0.001;PRAME:r=0.7628,P=0.000),WT1或PRAME在骨髓与外周血中阳性率一致(P=0.167);另外,骨髓中WT1的表达水平与核型异常相关(P=0.049)。结论:MDS患者骨髓及外周血WT1和PRAME的表达较正常人、AA及其他良性贫血患者升高,且随着病情进展,其表达增加;WT1和PRAME基因的表达上调是MDS很好的分子标记,联合运用WT1和PRAME基因表达水平检测能为MDS的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和微小残留监测提供有用信息,且在骨髓取材不便的时候可用外周血代替监测。

    2014年02期 v.22;No.108 370-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294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52 ]
  • 低、中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及其对早期治疗反应的影响

    张梦颖;马杰;孙慧;谢新生;王冲;刘帅;李涛;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低、中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IPSS≤1.0)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情况,并观察治疗后6个月外周血血液学变化,了解两者间差异及与早期治疗反应的关系。运用流式细胞术分析67例低、中危MDS患者、54例CAA患者及73例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显示,低、中危MDS组外周血Th细胞、Th/Ts比率分别为(42.94±10.80)%、(1.80±0.99)%,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CD16+CD56+细胞比率为(11.22±7.97)%,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A组外周血Ts细胞、CD19+细胞比率分别为(30.87±9.11)、(16.98±7.40)%,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CD16+CD56+细胞比率为(9.81±7.00)%,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中危MDS组Th细胞、Th/Ts比率均显著高于CA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时低、中危MDS患者CD19+细胞正常组HIE、HI-N有效率分别为18.2%(4/22)、13.6%(3/22),均显著低于增高组和降低组,Ts细胞增高组HI-N有效率为15.4%(2/13),显著低于正常组和降低组,Th/Ts比值降低组HI-N有效率为14.3%(2/14),显著低于增高组和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时CAA患者CD3+细胞、Th细胞、Th/Ts比值降低组有效率为分别为71.4%(5/7)、56.3%(9/16)、50.0%(10/20),均显著高于增高组和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中危MDS患者及CA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存在异常,且各亚型间与早期治疗后血液学变化存在一定相关性。

    2014年02期 v.22;No.108 377-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228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58 ]
  • MDS与AA患者骨髓CD34~+和CD71~+CD45~-细胞水平的变化

    闫振宇;田旭;李莹;杨美荣;张嵩;王雪明;张海霞;陈乃耀;

    本研究旨在观察MDS和AA患者骨髓血CD34+和CD71+CD45-细胞数的变化。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门诊和住院的25例初治MDS和43例AA患者(其中SAA 18例,NSAA 25例)纳入本研究。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血常规、骨髓涂片、骨髓活检、染色体核型分析以及骨髓血细胞免疫分型检测(主要是CD34+、CD71+CD45-细胞占有核细胞的比例);比较CD34+和CD71+CD45-细胞在MDS组、AA(SAA、NSAA)组中的变化;比较MDS和NSAA组CD71+CD45-细胞数≥15%或<15%有核细胞数的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数、血小板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MDS组CD34+数明显高于AA组、NSAA组和SAA组(P<0.05);MDS组CD71+CD45-细胞数明显高于SAA组(P<0.05),MDS组与NSA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71+CD45-≥15%的MDS组外周血小板数明显高于NSAA组(P<0.05);而CD71+CD45-<15%的MDS组白细胞、血小板数和血红蛋白含量与NSAA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DS组CD34+细胞数显著高于AA组和SAA组。MDS组CD71+CD45-细胞数显著高于SAA组。CD71+CD45-细胞≥15%的MDS组外周血小板数显著高于NSAA组。

    2014年02期 v.22;No.108 382-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23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86 ]
  • 同期确诊MDS与AML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比较

    江明;温丙昭;李玲;陈双;程虹;郝建萍;陈瑢;王蕾;赵芳;

    本研究比较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异常与诊断、预后的关系,探讨MDS及AML患者不同年龄组染色体预后分层特征。采用骨髓短期培养和R显带技术分析134例MDS和123例AML患者染色体核型。结果表明:MDS与AML患者中染色体异常核型检出率分别为41%及61%。MDS与AML组异常核型分析显示:①MDS组以数目异常为主(主要为+8),AML组患者以结构异常为主,主要为t(15;17)及t(8;21),与FAB亚型相关性不明确的异常核型检出中主要为+8。复杂异常核型检出及预后良好、预后不良核型在MDS组均明显高于AML组;MDS组发生AML转化中有12例为染色体核型异常,AML组有3例染色体核型异常者是由MDS转变而来。②两组行年龄分层分析显示:MDS组随年龄增大异常核型检出率增高,其中在≥60岁组明显高于在≤30岁组,复杂异常核型检出在MDS 3个年龄组未显示有统计学差异;AML组异常核型检出随年龄增大检出率减少,≤30岁组明显高于≥60岁组,而复杂异常核型则显示≥60岁组明显高于≤30岁组;核型预后分析,在MDS与AML组均提示预后不良核型检出率随年龄增长检出率增高,在≥60岁组明显高于在≤30岁组;预后良好核型在MDS及AML则显示≤30岁组又明显高于≥60岁组。结论:MDS及AML患者具有较高的染色体异常,其检测对于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染色体核型分析为预后分层提供了重要依据。

    2014年02期 v.22;No.108 387-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0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89 ]

论著_血小板疾病

  •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儿童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25例临床观察

    郑杰;马静瑶;苏雁;杨菁;张瑞东;周翾;吴润晖;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国产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儿童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资料分析,探讨儿童患者使用rhTPO的疗效及安全性。采用回顾分析方法,收集北京儿童医院2009年12月-2012年11月收入院的25例予rhTPO治疗(连续14 d)的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临床资料。分析rhTPO治疗儿童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表明:25例病例用药前血小板中位数为4×109/L(0×109/L-10×109/L),用药后最高值中位数为71×109/L(14×109/L-439×109/L),升至最高值中位时间为11 d(范围3-15d)。停用TPO后,血小板计数逐渐下降。疗效分析显示,完全反应11/25例(44%),有效8/25例(32%),无效6/25例(24%),总有效率19/25(76%)。对于治疗有效的患者,用药后血小板最高值中位数为112×109/L(43×109/L-439×109/L),升至最高值中位时间为12 d(范围7-15 d);达到有效疗效的平均中位时间为4 d(范围1-11d)。治疗有效者停药2周时平均血小板计数仍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12例予rhTPO治疗前用足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无效的病例,在rhTPO治疗结束后予丙种球蛋白治疗有效。应用rhTPO治疗期间,2例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用药后及随访过程中未发现其他相关副作用。结论:儿童重症ITP应用rhTPO治疗安全有效,可以帮助患儿更平稳度过严重出血的危险期,但rhTPO作用不持久,停用后血小板计数逐渐回落,需维持治疗以巩固疗效。

    2014年02期 v.22;No.108 393-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329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198 ]
  • 国内首例抗HPA-5b引发的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检测、诊断及分析

    周燕;钟周琳;李丽兰;申卫东;吴国光;

    本研究旨在探讨抗HPA-5b抗体引发的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NAITP)的实验检测及临床诊断。临床监测患儿血小板计数及其他临床表现;多重PCR及DNA测序检测患儿及其父母HPA-1-21bw系统基因型;流式细胞术(FCM)和血小板抗原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免疫固定检测技术(MAIPA)检测及鉴定患儿及其母亲血清中的血小板特异性抗体。结果表明:患儿临床症状较轻,基因分析显示患儿为HPA-5ab,父亲为HPA-5ab,母亲为HPA-5aa;患儿母亲血清中含与父亲血小板反应的血小板特异性抗体为抗HPA-5b抗体。结论:该病例为抗HPA-5b抗体引起的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014年02期 v.22;No.108 399-4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221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77 ]
  • 调节性B细胞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过程中的意义

    李鑫;王芳;丁凯阳;戴兰;

    本研究旨在探讨调节B细胞(Breg)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5例已确诊的ITP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的CD19+CD24hiCD38hiB细胞的表达率,应用RT-PCR检测患者IL-10 mRNA、TGF-β1 mRNA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初诊ITP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CD38hiB细胞的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小板数升高的ITP患者的CD19+CD24hi CD38hiB细胞的表达率高于治疗前的ITP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ITP患者IL-10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ITP患者IL-10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且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ITP患者TGF-β1 mRNA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ITP患者经治疗后TGF-β1mRNA的表达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reg细胞通过体液免疫及对T淋巴细胞的调节在ITP发病机制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2014年02期 v.22;No.108 403-4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259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165 ]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4例临床分析

    王艳;张敬宇;牛志云;林凤茹;周建辉;

    为了提高对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认识,对14例TTP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特点、治疗和转归等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在14例TTP患者中,7例有诱发因素(妊娠4例和感染3例;1例为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为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14例患者在起病时或病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精神症状、Coombs试验阴性的溶血性贫血和血小板减低;8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不规则发热,以中等度发热为主;8例患者有肾脏损害,均出现蛋白尿,其中4例合并肾功能异常;在14例患者中13例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活性明显减低(均低于10%),其中12例患者同时存在ADAMTS13抑制物。经过血浆置换、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利妥昔单克隆抗体等治疗后,12例患者完全缓解,但8例2年复发,2例死亡。结论:TTP是由于血小板性微血栓形成而造成全身多系统、多脏器功能障碍的一种血栓性微血管病,临床过程凶险,死亡率极高,早期诊断和以血浆置换为主要手段的早期治疗可大大改善患者的预后。

    2014年02期 v.22;No.108 407-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25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5 ]

论著_辐射血液学

  • Puma表达下调对人脐血CD34~+造血细胞抗放射作用的初步研究

    赵蕾;张鸿雁;庞雅坤;顾海慧;许静;袁卫平;程涛;

    Puma属于BCL-2家族中BH3-only亚家族,动物和细胞研究发现其通过p53依赖和非依赖途径诱导细胞凋亡,并具有抗放射保护不增加肿瘤发生率的作用。本研究检测Puma基因敲降后对人脐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应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Puma基因在辐射刺激条件下的表达,采用慢病毒感染人脐血CD34+细胞分选GFP+细胞,Annexin V-PE/7-AAD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Ki67染色检测细胞周期,CCK-8、Brdu标记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并进行集落形成实验(colony formig cell assay,CFC)。结果表明:Puma基因表达量随着射线强度的增加而增高,Puma基因表达下调抑制造血祖细胞体外集落形成能力和体外增殖能力。在辐射刺激条件下,抑制Puma基因表达可以减少人脐血CD34+细胞凋亡,维持细胞周期于G0期。结论:人脐血CD34+造血干细胞中Puma基因敲降具有一定的抗辐射作用,维持细胞于静息状态。

    2014年02期 v.22;No.108 412-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6K]
    [下载次数:7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6 ]
  • 右旋蛋氨酸对小鼠造血系统辐射损伤的作用

    李德冠;张俊伶;吴红英;路璐;王小春;孟爱民;

    本研究旨在探讨右旋蛋氨酸(D-methionine,D-met)对造血系统辐射损伤的影响。将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照射组、D-met 300 mg/kg组+照射组和D-met 1000 mg/kg+照射组。对照组小鼠接受假照射,其余3组小鼠接受7.5 Gy,1、4、8 Gy和1 Gyγ线的全身照射,分别用于小鼠存活率、骨髓细胞存活率、外周血白细胞数及其分类数以及骨髓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的检测。D-met于照射前30 min腹腔注射。结果表明,300和1000 mg/kg D-met均未显著提高7.5 Gy照射小鼠的存活率;10-2、10-3和10-4mol/L D-met能明显提高1、4、8 Gy照射小鼠骨髓细胞的存活率;300和1000 mg/kg D-met虽能使受1 Gy全身照射小鼠的外周血白细胞数有所增加,但与照射小鼠相比却无统计学差异,而对骨髓细胞集落形成能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D-met可有效缓解辐射对骨髓细胞的杀伤作用,提高受照小鼠骨髓细胞的存活率,促进照射小鼠造血功能的恢复。

    2014年02期 v.22;No.108 421-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9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06 ]

论著_粒细胞疾病

  • 原发性粒细胞肉瘤15例临床分析

    朱成英;杨华;牛建花;张琪;朱海燕;姚子龙;于力;靖彧;

    本研究旨在探讨原发性粒细胞肉瘤(primary granulocytic sarcoma,PGS)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15例PGS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化疗组8例(包括单纯化疗、化疗加放疗、化疗加手术、化疗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和非化疗组7例(手术、手术加放疗)。化疗均采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方案。结果表明:化疗组与非化疗组PGS患者进展成骨髓广泛受累的发生率分别为25%和85.7%(P<0.05),化疗可以显著减少进展为骨髓广泛受累的发生率。化疗组与非化疗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26.06±14.97个月和12.21±6.83个月(P<0.05),化疗可以延长PGS患者的生存时间,特别是2例经过化疗结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目前尚活存,生存时间分别为39个月和45个月。结论:采用AML化疗方案治疗PGS,可以降低进展为骨髓广泛受累的发生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化疗结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有望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2014年02期 v.22;No.108 425-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96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06 ]

论著_造血干细胞移植

  • 亲缘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64例疗效及预后分析

    张青宜;黄文荣;窦丽萍;邓爱玲;付林;张冉;陆晓琳;李丹丹;李玉彦;王楠;于力;

    本研究分析亲缘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related peripheral bloo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对2008年4月-2011年12月在本院进行亲缘PBHSCT的AML患者6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其总生存率(OS)、无白血病生存率(leukemia-free survival,LFS)和累积复发率(relapse rate,RR),并对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3年OS及LFS分别为61.9%%及52%,累积复发率为39.1%。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总发生率为37.5%,其中Ⅱ-Ⅳ度aGVHD发生率为29.7%。单因素分析显示,移植前疾病疗效(P=0.001)、移植供体类型(P=0.002)、初诊时白细胞数量(P=0.018)与OS相关。重度aGVHD(Ⅱ度以上aGVHD)对于OS有一定影响(P=0.070)。多因素分析显示,移植前疗效、移植供体类型、重度aGVHD是影响亲缘PBHSCT治疗AML疗效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亲缘PBHSCT是治疗AML的有效方法,复发是移植治疗后失败的主要原因,移植前疾病的治疗疗效、移植供体类型、重度aGVHD是独立预后因素。

    2014年02期 v.22;No.108 429-4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116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345 ]
  • 混合移植治疗儿童血液病疗效观察

    周平;王易;李丹;胡绍燕;陈广华;

    本研究探讨HLA不全相合骨髓造血干细胞及外周造血干细胞、加入第三方脐血造血干细胞混合移植治疗小儿血液病的疗效。对2012年8月至12月我院5例难治性血液病患儿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方式为HLA不全相合骨髓造血干细胞、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及脐血造血干细胞混合移植,观察混合移植中的第三方脐血干细胞对于移植后造血重建时间、STR嵌合度、GVHD发生情况及移植相关近期并发症的作用。结果表明,5例患儿移植后均获得造血重建,ANC>0.5×109/L的中位时间是移植后11 d,Plt>20×109/L的中位时间移植后10 d;外周血STR-PCR嵌合度检测显示,于移植后30 d均达到稳定嵌合;5例患儿出现轻至中度GVHD症状,表现为Ⅰ-Ⅱ皮肤GVHD,其中2例患儿发生腹泻,出现Ⅰ-Ⅱ肠道GVHD,5例患儿均无肝功能损害。随访至2013年4月30日,中位随访时间137 d(130 d-250 d),1例移植后131 d死于严重出血性膀胱炎及多部位感染,其余4例均无病生存至今,存活时间分别为130、137、193、250 d,中位生存时间134 d。结论:HLA不全相合骨髓造血干细胞、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第三方脐血造血干细胞混合移植对提高小儿血液病的存活率、延长存活时间有一定疗效。

    2014年02期 v.22;No.108 434-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03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86 ]
  • 清髓性非血缘脐血与同胞供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受体重排删除环早期重建规律的比较分析

    聂豪;汪健;路幼佳;郑昌成;汤宝林;姚雯;朱小玉;强萍;张磊;刘会兰;孙自敏;

    本研究比较分析清髓性非血缘脐血移植(UCBT)与同胞供体骨髓和/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BMT/PBSCT)后恶性血液病受者早期T细胞亚群及T细胞受体重排删除环(T-cell receptor excision cycles,TREC)的重建规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6个月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TREC。结果表明,UCBT与BMT/PBSCT相比,在移植后1个月内CD3+、CD3+CD4+、CD3+CD8+细胞绝对值明显降低,此后无明显差别;2个月内CD3+细胞比例较低,但无明显差别。UCBT同BMT/PBSCT类似,CD3+CD4+细胞自植入开始即明显减低,2个月达最低,以后缓慢恢复,但至6个月仍未达正常;而CD3+CD8+亚群植入时已达正常水平,CD4+/CD8+比值至6个月仍低于正常。UCBT组在移植后1个月内naive T细胞明显高于BMT/PBSCT组;而在移植后3个月开始终末分化效应记忆T细胞明显高于BMT/PBSCT组,且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移植后6个月内两组移植受者TREC均较低。结论:与同胞供体BMT/PBSCT相比较,UCBT后早期T细胞重建显著延迟,但终末效应记忆T细胞亚型水平明显升高,从而发挥着抗感染或抗白血病作用。

    2014年02期 v.22;No.108 440-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132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76 ]
  • 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13例AML1/ETO(+)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张青宜;黄文荣;窦丽萍;邓爱玲;付林;徐绎涵;刘占祥;李永辉;王楠;于力;

    本研究分析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AML1/ETO(+)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及定量监测融合基因AML1/ETO在治疗中的应用。对2007年8月-2012年11月在本院进行自体移植的AML1/ETO(+)AML患者1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中位随访26(7.8-75.8)个月,计算总生存率(OS)、无白血病生存率(leukemiafree survival,LFS)和累积复发率(relapse rate,RR),并对生存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3年的总体存活率为(70.5±15.3)%,3年的无白血病存活率为(51.3±16.7)%,3年的累积复发率为48.7%。在5例复发患者中对4例进行了AML1/ETO定量监测,发现形态学复发前AML1/ETO表达量均明显升高。在单因素分析中,患者年龄、性别、初诊时白细胞数量、自确诊白血病到进行移植的时间间隔、回输MNC数量等对总体存活率的影响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AML1/ETO(+)AML患者具有良好疗效,定期定量监测AML1/ETO表达量可预知早期复发,中高危患者复发后采用异基因移植可再次获得长期生存机会。

    2014年02期 v.22;No.108 447-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17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55 ]
  • 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调节性T细胞及iNKT细胞重建与aGVHD的关系

    王鹏飞;黄科;方建培;周敦华;郭海霞;陈岩岩;陈纯;黎阳;

    本研究旨在探讨儿童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90 d内调节性T细胞及iNKT细胞重建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关系。对29例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儿童患者分别于移植术后15 d、30 d、60 d、90 d aGVHD发生时、糖皮质激素治疗后2周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CD3+TCRVα24+iNKT细胞的比例。根据是否发生aGVHD将患者分为non-aGVHD组和aGVHD组,比较两组患者移植后90 d内(15 d、30 d、60 d、90 d)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reg细胞和iNKT细胞的比例有无差异;根据aGVHD患者对于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反应分为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组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抵抗组,比较两组患者aGVHD发生时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后2周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reg细胞、iNKT细胞的比例有无差异。结果显示:non-aGVHD组患者移植后15 d Treg细胞比例显著高于aGVHD组患者(P=0.040);non-aGVHD组患者与aGVHD组患者移植后90 d内(15 d、30d、60 d、90 d)外周血淋巴细胞中iNKT细胞比例无显著差异,但是non-aGVHD组患者15 d iNKT/T细胞的比值显著高于aGVHD组患者(P=0.025)。结论:对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后早期联合监测Treg细胞和iNKT细胞的恢复情况,可能有助于aGVHD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2014年02期 v.22;No.108 453-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0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1 ]
  • 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张永平;胡凯勋;孙琪云;乔建辉;郭梅;艾辉胜;余长林;

    本研究旨在探讨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NST)后CMV感染及CMV病的发生特点及其危险因素,为NST后CMV感染的诊断、监测和抢先治疗提供参考。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了80例在本院血液科行NST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巨细胞病毒(CMV)DNA载量,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NST后62/80例发生CMV感染(77.5%),首次检出CMV-DNA阳性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35 d(17-133),经抢先治疗后,移植后100 d内CMV病累积发生率为11.3%。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预处理方案中使用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合并其它疱疹病毒感染(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及移植前有真菌感染病史均为CMV感染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提示,CMV血症及预处理方案中使用ATG是CMV病的危险因素。合并Ⅱ-Ⅳ度aGVHD 23例患者CMV感染率为91.3%(21/23),但与0-I度aGVHD组的CMV感染率71.9%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6)。多因素分析未发现与CMV病相关的危险因素。结论:预处理过程中使用ATG有可能增加NST后CMV感染和CMV病的发生率,CMV感染容易与其它疱疹病毒感染及真菌感染伴发。移植后亦应当重视对其它疱疹病毒及真菌的监测及预防。

    2014年02期 v.22;No.108 458-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76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235 ]
  • 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对致敏小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影响

    叶启翔;翁文骏;许吕宏;方建培;

    本研究旨在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HSC)在致敏小鼠植入的影响,为临床应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致敏受者免疫排斥提供实验依据。BALB/c小鼠分为5组:致敏组、致敏及移植前7 d应用5×105Treg组、致敏及移植前13及7 d应用5×105Treg组、未致敏小鼠移植组(给予等体积的PBS对照)和正常小鼠空白对照组。每组动物15只。移植当天给予致死量8 Gy照射,然后将荧光标记的C57BL/6小鼠骨髓干细胞(BMSC)经尾静脉注入BALB/6小鼠内。在不同时间点取血或器官组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荧光细胞归巢情况,同时记录生存状况,监测造血重建水平。结果表明,移植后12及24 h,应用Treg组与致敏组相比,不同组织中荧光细胞归巢数量明显增多(P<0.05);致敏组和空白对照组小鼠均于照射后6-13 d死亡,而分别应用5×105Treg 1次及2次组小鼠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5和16 d,与致敏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Treg细胞组之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Treg能诱导致敏受鼠对异基因HSC一定程度的免疫耐受,抑制免疫杀伤,延长其生存期,但未能完全诱导免疫耐受,最后致敏小鼠仍因HSC排斥而死亡。

    2014年02期 v.22;No.108 464-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7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3 ]

论著_细胞因子

  • rhG-CSF动员对供者外周血CD4~+ T细胞极化和迁移的影响

    谷振阳;李猛;赵莎莎;蔡博;赵小利;管立勋;王莉莉;高春记;

    T淋巴细胞极化和迁移的过程需要依赖细胞表面的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与其配体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结合。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供者外周血CD4+T细胞的极化和迁移的影响。采集10例allo-HSCT供者于rhG-CSF动员后第5天和1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使用免疫磁珠分选法纯化CD4+T细胞,使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CD4+T细胞接受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和ICAM-1信号刺激后细胞的极化和迁移能力。结果显示,rhG-CSF动员后供者CD4+T细胞的极化比例为(32.42±4.91)%,健康人志愿者为(56.55±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hG-CSF动员后供者CD4+T细胞的迁移速率为(7.06±1.44μm/min),健康志愿者CD4+T细胞的迁移速率为(9.05±1.91μm/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hG-CSF动员能明显抑制供者CD4+T细胞的极化和迁移能力。

    2014年02期 v.22;No.108 470-4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24 ]
  • GW003对骨髓细胞体外形成粒-巨噬细胞集落能力的影响

    欧红玲;邢爽;李明;熊国林;陈凤华;李晓宁;王欣茹;

    本研究旨在观察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融合蛋白(GW003)对骨髓造血细胞体外形成粒系集落能力的影响。分别抽取正常恒河猴、缓解期和化疗中ALL患者骨髓并分离有核细胞,分别加入系列浓度的GW003、吉粒芬、G-CSF突变体,在培养12 d后计数粒-巨噬细胞系集落(CFU-GM)。结果表明,GW003具有提高正常恒河猴骨髓有核细胞体外形成CFU-GM的能力,效果明显优于相同摩尔浓度的吉粒芬及G-CSF突变体;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GW003浓度与恒河猴骨髓细胞形成CFU-GM的数量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r=R2=0.965,P=0.003);GW003能提高ALL患者骨髓细胞粒系集落体外形成能力,对化疗中患者的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缓解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结论:GW003可显著提高骨髓细胞体外形成粒细胞集落的能力,可有效缓解骨髓抑制。

    2014年02期 v.22;No.108 475-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4 ]

论著_间充质干细胞

  • 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小鼠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迁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王艳国;赵岳;李喜梅;唐博;褚亚男;刘元林;朱恒;张毅;

    本研究旨在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在小鼠间充质干细胞(MSC)体外迁移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采用transwell法研究小鼠MSC(C3H10T1/2)、转染空载体的小鼠MSC(C3H10T1/2-MIGR1)和转染了ICAM-1的小鼠MSC(C2H10T1/2-ICAM-1)的体外迁移能力,即将各组MSC种植在孔径为8μm的通透膜上面,以胎牛血清作为趋化物质诱导MSC迁移。分别在迁移8 h和12 h后对膜下的MSC进行结晶紫和荧光染料DAPI染色,然后统计各组的MSC的细胞数和迁移率。为了探究调控MSC迁移的机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的抑制剂(SB203580,PD98059和JNK inhibitor II)被添加到transwell体系中,并进一步观察MSC迁移能力的改变。结果表明:3种细胞8 h和12 h的transwell体外迁移结果显示,转染了ICAM-1的MSC组迁移的细胞数和迁移率均显著高于未转染组MSC和转染空载体组MSC(P<0.05),未转染组MSC和转染空载体组MSC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加入JNK/SAPK通路的抑制剂JNK inhibitor II可以抑制ICAM-1对MSC的促迁移作用,无论是迁移的细胞数还是迁移率均显著降低(P<0.05)。本研究中p38/MAPK通路的抑制剂SB203580和ERK/MAPK通路的抑制剂PD98059对于ICAM-1的促MSC迁移作用无显著影响。结论:ICAM-1可增强小鼠MSC的体外迁移能力,这种促进作用部分依赖于活化JNK/SAPK通路实现。

    2014年02期 v.22;No.108 479-4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下载次数:223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30 ]
  • 凝血酶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作用与机制

    陈津;马予洁;王姿;林珊珊;肖凤君;王华;王立生;郭子宽;

    本研究旨在探讨凝血酶促进人间充质干细胞(MSC)增殖及其机制。在无血清基础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凝血酶,用MTT实验检测人骨髓MSC增殖状态,PCR检测细胞蛋白酶活化受体(PAR)和c-MYC表达,Western blot分析信号通路的变化,并通过特异性抑制剂阻断凝血酶受体和信号通路,验证凝血酶作用的机制。结果显示,凝血酶可显著刺激MSC增殖,效应呈浓度依赖性;当凝血酶浓度为0.5 U/ml时,细胞增殖明显提高,浓度为8 U/ml时,刺激活性达峰值(P<0.01);PCR结果表明,MSC表达PAR-1和PAR2;当PAR1受体被阻断后凝血酶的促增殖效应被抑制,而PAR2受体被阻断后凝血酶对增殖结果影响不明显;凝血酶刺激MSC后,信号分子AKT发生磷酸化,c-MYC基因表达上调;当AKT信号通路被抑制后,c-MYC表达被抑制,凝血酶刺激细胞增殖效应被明显抑制。结论:凝血酶可通过PAR1受体介导的AKT信号通路的活化,上调MYC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

    2014年02期 v.22;No.108 485-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下载次数:10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31 ]
  •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释放膜微囊条件探索

    毕晓云;黄舒;陈晶砺;王芳;王燕;郭子宽;

    间充质干细胞(MSC)释放膜微囊(MV)是其促血管再生的重要机制。本研究旨在探索人骨髓MSC释放MV的适宜条件。收集5份健康人骨髓标本,分离培养并鉴定MSC。将第5代MSC分别悬浮于含10%胎牛血清或无血清的培养液中,按2×106/皿接种于直径为150 mm的培养皿中,在低氧(1%氧浓度)或常氧条件下培养72h,每组20皿。将培养上清高速离心收获MV。计数培养后贴壁细胞,并测定MV蛋白质含量。电子显微镜观察MV的形态以鉴定MV。流式细胞术分析MV的表面标志。在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来源的MV(10μg/ml),培养72 h后利用MTT实验观察细胞增殖活性。结果表明:多数MSC释放的MV直径<100 nm,在电子显微镜下呈特征性的中空膜样结构。MV表达CD29、CD44、CD73和CD105,不表达CD31和CD45。在常氧含血清、常氧无血清、低氧含血清和低氧无血清条件下,台盼蓝抵抗的贴壁细胞扩增倍数分别为4.1、1.8、5.8和3.7,计算108细胞释放的MV蛋白含量分别为463.48±138.74、1604.07±445.28、2389.64±476.75和3141.18±353.01μg。MTT实验表明,低氧条件下获得的MV具有更好的促内皮细胞增殖作用。结论:低氧可促进MSC释放MV,低氧和无血清培养MSC可能是制备MSC-MV的适宜条件。

    2014年02期 v.22;No.108 491-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121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40 ]
  • 全骨髓贴壁法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改良研究

    王晓庆;仲照东;陈智超;邹萍;

    本研究旨在利用红细胞自然沉降性原理,以传统的全骨髓贴壁法为基础,探讨一种改良后简便而高效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方法。采用6孔板培养细胞,将骨髓标本用MSC完全培养液培养48 h,吸取上层无红细胞的上清层,置于新的培养孔以分离获取MSC。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及贴壁情况,记录细胞首次贴壁时间、首次传代时间,并以传统全骨髓贴壁法为对照;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表面标记;用油红O及碱性磷酸酶试剂盒分别对MSC成脂、成骨能力进行鉴定;应用计数板计数法描绘第1代,第3代,第5代MSC增殖曲线。结果表明,用改良法培养的MSC高表达CD90、CD105、CD13、CD44,低表达CD14、CD45、CD34;细胞周期中G0/G1期88.76%,G2/M期3.04%,S期8.2%,符合干细胞周期特征;增殖曲线呈典型"S"型;油红O与碱性磷酸酶染色均为阳性。同时与传统方法相比,改良方法的细胞贴壁率显著高于传统方法(P=0.0004),首次贴壁时间短(P<0.0001)、首次传代时间短(P=0.001)。结论:骨髓标本培养48 h后的上清层中含大量贴壁活性的悬浮MSC,改良方法是一种比传统贴壁法更具有便捷、高效等优点的培养方法。

    2014年02期 v.22;No.108 496-5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下载次数:24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54 ]

论著_止血剂

  • 载氨甲环酸多孔淀粉的制备及其止血性能评价

    席朝运;庄远;陈麟凤;刘亚千;王淑芳;汪德清;

    本研究通过物理和化学两种机制协同增强止血剂的止血性能,研发一种安全高效、方便使用的新型院前急救止血产品。实验以多孔淀粉(PS)为载体,以氨甲环酸(TA)为载药组分,制备了载氨甲环酸多孔淀粉(TAPS)。以吸水率评价TAPS的吸附性能,以体外促凝血试验和体内止血试验评价TAPS的止血性能。体外促凝血试验用Lee-White法测定全血凝固时间。实验设空白对照、PS、TAPS 3组,每组10个样本。体内止血试验采用雌性SD大鼠(27)只,随机分为PS、云南白药和TAPS组,每组9只动物,建立大鼠肝脏创伤出血模型,测定完全止血时间。结果表明:每克PS载TA不超过0.02 g时不影响PS的吸水率;TAPS与PS对全血凝固时间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TAPS用于大鼠肝脏左叶创伤的完全止血时间为236.67±55.00s,优于云南白药(P<0.05)和PS组(P<0.01),止血效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S能够载药并释放药物成分发挥作用,每克PS载TA不超过0.02 g时不影响PS的物理吸水促凝血性能,载TA能够增强PS的止血效果,TAPS通过物理和化学两种止血机制协同作用提高了止血产品的效能。

    2014年02期 v.22;No.108 503-5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下载次数:346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79 ]

论著_输血医学

  • HLA新等位基因DRB1~* 03:80的鉴定及其序列分析

    聂向民;张毅;庄云龙;宋永红;乔文本;刘艳;朱传福;

    本研究旨在分析鉴定中国人群HLA-DR位点1个新等位基因。应用Luminex PCR-SSO流式分型技术发现1例罕见等位基因组合样本,应用PCR-测序分型(sequence-based typing,SBT)及单等位基因特异性测序分型技术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该样本DR位点1个等位基因序列与同源性最高的DRB1*03:06等位基因相比,其第2外显子第239位核苷酸碱基由C→G,结果导致相应51位密码子编码的苏氨酸变为精氨酸。结论:确定了该样本含有1个HLA-DRB1新等位基因。该等位基因被WHO HLA因子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DRB1*03:80。

    2014年02期 v.22;No.108 509-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6 ]
  •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C~* 04:01:01G组的区分鉴别

    王炜;陈男英;章伟;何俊俊;韩浙东;秦斐;董丽娜;朱发明;吕杭军;

    本研究旨在区分人类白细胞抗原(HLA)-C*04:01:01G组内等位基因,并分析其与HLA-A、-B的连锁情况。通过收集HLA-C*04:01:01G组标本,采用多聚酶链反应序列分型法(PCR-SBT)分析HLA-C座位第2-7外显子序列,采用PCR-SBT方法对HLA-A、-B、-DRB1和-DQB1基因进行分型。结果表明:在189例HLA-C*04:01:01G组标本中,178例(94.2%)为HLA-C*04:01,11例(5.8%)为C*04:82;共检出HLA-C*04:01:01和C*04:82相关单体型72条,频率大于0.0050的单体型为26条;连锁分析显示HLA-C*04:01:01与A*02:03,A*02:07,A*11:01,A*33:03,B*13:01,B*15:01,B*15:05,B*15:27,B*40:01,B*54:01关联,而HLA-C*04:82与B*40:01关联。结论:HLA-C*04:01:01G组中存在HLA-C*04:01:01和HLA-C*04:82,在常规分型指定中应加以鉴别。

    2014年02期 v.22;No.108 513-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5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1 ]
  • RHD845A/1227A基因型个体家系调查分析

    伍昌林;徐华;朱奕;党鑫堂;邵超鹏;

    本研究对1例RHD845A/1227A基因型个体进行家系调查分析,并分析他们的遗传特性。通过盐水法和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检测RH(D)抗原,PCR-SSP法检测RHD1227A和RHD845A等位基因以及RHD合子型,基因测序方式分析RHD基因编码区序列。研究结果表明:血清学检测发现1例RH(D)抗原盐水法检测阴性、IAT法检测阳性样本,经RHD基因编码序列分析发现,RHD第845位与第1227位均出现G/A碱基杂合现象,推测该个体基因型可能为RHD845A/1227A。家系调查显示,先证者父亲为RHD阴性,母亲为RHD阳性。PCR-SSP检测结果显示,父亲携带RHD1227A等位基因,基因型为RHD1227A/RHD-;母亲携带RHD845A等位基因,基因型为RHD845A/RHD+,证明先证者分别从父亲和母亲遗传RHD1227A和RHD845A等位基因,基因型为RHD845A/1227A。结论:经过家系调查分析发现了1例罕见的RHD845A/1227A基因型个体。根据家系调查证明,RHD845A和RHD1227A等位基因分别由遗传获得,而非由个体基因变异形成。

    2014年02期 v.22;No.108 517-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8 ]
  • 急性血小板分离制备心脏手术患者富血小板血浆的质量分析

    魏海燕;丁正年;史宏伟;葛亚力;陈鑫;

    为评价心脏直视手术患者急性血小板分离制备的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的效率和效果,对PRP质量进行了分析。20例ASAⅡ-Ⅲ级择期心脏手术患者在麻醉诱导后进行全血采集和血小板分离。分别测定分离前(T1)的全血,分离后(T2)的PRP和回输前(T3)的PRP中的血小板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浆内pH、血浆乳酸(LA)浓度和乳酸脱氢酶(LDH)浓度、细菌培养结果、血小板CD62p和PAC-1阳性率以及ADP激活后的CD62p和PAC-1阳性率。结果表明:与全血相比,分离后的PRP中的血小板计数为(783±184)×109/L,MPV、PDW和pH值显著降低(P<0.01),LA、LDH浓度及CD62p和PAC-1阳性率无明显变化;回输前PRP血小板计数为(765±167)×109/L,MPV、PDW和pH值与T1相比显著降低(P<0.01),而LDH浓度、CD62p和PAC-1阳性率与T1和T2比较显著增高(P<0.05或P<0.01);ADP激活后的CD62p和PAC-1阳性率各阶段无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所采取的方法可在术前高效分离心脏手术患者的血小板,而且不引起血小板活化;PRP在术中振荡保存后有部分血小板出现活化,但血小板整体活化功能无明显改变。

    2014年02期 v.22;No.108 521-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222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395 ]

综述

  • 髓系/前体NK细胞急性白血病及髓系/NK细胞急性白血病的回顾和进展

    倪明;陈宝安;

    随着流式细胞术的普及,白血病的分类变得更为详细。髓系/前体NK细胞急性白血病及髓系/NK细胞急性白血病是目前认为的两种罕见白血病,在形态学上与常见白血病难以区分,表达髓系与淋系的双重抗原,预后较差,其独特的免疫表型是确诊的唯一依据。CD7分子与CD56分子在两种疾病的分类及临床表现中的作用引人关注。另一方面,随着基础研究的进展,NK细胞的分化途径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本文将就两种疾病的生物学起源、临床表现及诊断和治疗、CD56分子及CD7分子在两种疾病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综述。

    2014年02期 v.22;No.108 525-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19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63 ]
  • CAL-101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应用前景

    李婵娟;张擎;张翼鷟;

    CAL-101是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的高选择性抑制剂,通过直接促进凋亡或抑制微环境中的相互作用对抗肿瘤细胞的生存、增殖及迁移。PI3Kδ的催化亚基P110δ主要在B细胞、T细胞等造血系统表达,现就CAL-101的作用靶点,作用机制,及其在恶性血液病中的应用及前景做一综述。

    2014年02期 v.22;No.108 530-5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71 ]
  • 间充质干细胞体内迁移研究进展

    李红;高旭光;陆龙;白郁山;毛宁;

    间充质干细胞(MSC)具有低免疫源性、多向分化、强大的支持造血和免疫调节功能,同时具有来源广泛,易于体外分离和扩增的特点,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研究资料表明,MSC输注后广泛分布于受者各组织器官,然而MSC体内靶向迁移是达到临床治疗的高效性和安全性的关键所在,本文对静脉输注后MSC的体内分布特点和增强MSC体内靶向迁移策略研究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2014年02期 v.22;No.108 534-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295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41 ]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诊治进展

    顾斌;陈广华;吴德沛;

    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PTL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发生的一组少见却严重的并发症,大部分患者发病与EBV感染相关,临床上通常表现为广谱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无效的反复发热、淋巴结进行性肿大、血象三系血细胞进行性下降和EBV血症,病情进展迅速,短期内可出现多脏器功能不全,早期死亡率高。因此,临床医生需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尽早诊断,及时采取诸如利妥昔单抗、供体淋巴细胞输注和(或)EB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有效措施治疗,尽可能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就近年来allo-HSCT后PTLD的发病特点、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14年02期 v.22;No.108 538-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207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36 ]
  •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治疗新策略及其相关研究进展

    唐博;朱恒;周凡;张毅;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a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常见并发症,是目前导致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以往的治疗策略主要依靠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活组织病理检查,一旦患者被诊断为aGVHD,首选给予类固醇类激素治疗。但是,若激素治疗效果不佳,则病人预后往往较差。近年来,随着相关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aGVHD的治疗方案不断优化,本文主要就aGVHD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及最新策略,包括单克隆抗体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细胞治疗等作一综述。

    2014年02期 v.22;No.108 543-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422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97 ]
  •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病机制及其相关问题最新研究进展

    李喜梅;朱恒;周凡;张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目前治疗造血系统各种恶性疾病或非恶性增殖性疾病的有效方法,但是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的发生限制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功率,其中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hronic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cGVHD)是影响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受者长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本文从胸腺、细胞因子、T淋巴细胞各亚群和B淋巴细胞及其分泌的抗体四个方面对cGVHD的发病机理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14年02期 v.22;No.108 549-5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432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33 ]
  • 异种移植构建小鼠人急性白血病模型的研究进展

    郭嫣婷;李娟;欧阳建;

    构建小鼠人急性白血病模型的方法包括人白血病细胞异种移植、逆转录病毒转导/移植、小鼠转基因、化学诱变、插入诱变等。通过异种移植构建小鼠人急性白血病模型是当前研究急性白血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就免疫缺陷鼠、预处理及细胞因子、细胞接种、模型评估及模型应用方面,介绍异种移植构建小鼠人急性白血病模型的最新进展。

    2014年02期 v.22;No.108 55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25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0 ]
  • HMGB1——血液恶性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

    胡亚会;杨璐;张晨光;

    HMGB1是一种广泛的DNA结合蛋白,参与维持基因稳定、调节DNA转录和修复。在损伤、感染、化疗等因素作用下,HMGB1还可作为DAMP与RAGE、TLR、CXCL12等PRR受体结合,通过活化CDC42、MyD88/TRAF6、NF-κB、MAPK和抗细胞凋亡蛋白c-IAP等多种途径,介导炎症反应、血管生成及肿瘤细胞生长转移等,促进肿瘤发生发展,参与T细胞依赖的免疫应答,发挥免疫效应。有研究表明,在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治疗过程中HMGB1可过表达,促进恶性细胞增殖,进而降低疗效;HMGB1与Beclin1、ERK、JNK等蛋白相互作用促进血液恶性肿瘤细胞自噬(外源性HMGB1则直接诱导自噬),参与化疗、放疗抵抗。因此,通过抑制HMGB1表达,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及增加血液病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是治疗血液恶性肿瘤的新策略。本文就HMGB1的基本特征和HMGB1与肿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14年02期 v.22;No.108 560-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406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81 ]
  • 来那度胺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雷雯;周可树;李玉富;

    近年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微环境和免疫系统异常在其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常规化疗方案如FCR会加重免疫系统功能缺陷,导致患者感染率增加,造成不良预后。来那度胺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来那度胺单药应用治疗难治复发CLL患者总有效率(ORR)大概32%-47%,完全缓解(CR)大概7%-13%;来那度胺与美罗华联用治疗复发难治CLL患者ORR大概53%-66%,CR大概12%-13%;且与其他药物如ofatumumab联合时,均显著提高了复发难治CLL患者的疗效且大大减少了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贫血、溶瘤综合征(tumor lysis syndrome,TLS)、燃瘤反应(TFR)和静脉血栓栓塞(VTE)。本文就近几年来那度胺在CLL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2014年02期 v.22;No.108 565-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366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85 ]
  • CD8~+ T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蒋白丽;李建平;李文倩;冯建明;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骨髓造血干细胞严重受损,造成骨髓造血功能降低或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AA发病机理复杂,尚未完全明了,故对其病理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提高其诊疗水平。目前AA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异常免疫,而异常免疫的研究热点为CD8+T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本文就近年来CD8+T细胞及其分泌的相关细胞因子在A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2014年02期 v.22;No.108 569-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624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218 ]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荣获多家权威机构公布的“核心期刊”称号和文献数据库收录

    <正>《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公布的中文核心期刊(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也是国家科技部所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以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委员会暨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公布的《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2011年,《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在中国科学技术学术期刊中被评为第二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在国内,《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已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

    2014年02期 v.22;No.108 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6 ]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关于基因和蛋白名称拼写暂行规定

    <正>1、蛋白名称都按照国际文献常用的拼写法,使读者一看就懂。名称中的英文字母一般较多地采用英文大写正体字母拼写,例如BCL-2蛋白,不要写成bcl-2或Bcl-2蛋白;又例如TfR2蛋白(转铁蛋白受体2),按国际文献的惯例,其名称拼写中兼有大小写字母。2、基因名称是其蛋白产物名称的全部字符都改为斜体,原蛋白名称中的英文字母大小写不变而改为斜体,名称中的数字符号也一律改为斜体。例如BCL-2,TfR2。蛋白名称中如有希文字母,改为基因名称时希文字母大小写不变,只把所有字符都

    2014年02期 v.22;No.108 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4 ]
  • 在PubMed,MEDLINE中搜索时,可用国际刊号1009-2137作为《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刊名输入

    <正>上网后,输入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网站名,立即出现PubMed主页。在首页的左上方"Search PubMed for"标题后面的检索框中,可按以下几个途径,输入搜索词。以前介绍用《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刊名搜索,输入journal of experimental hematology,或输入zhongguo shi yan xue ye xue za zhi,字数过多,太麻烦。但有一个简便的输入法,即输入《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的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ISSN号,即输入1009-2137就行了。以作者姓名进行搜索时,用每篇文章的任何一位作者的姓名都可以。输入作者姓名一律姓在前,名字的拼音字头缩写在后。例如王开惠

    2014年02期 v.22;No.108 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