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_白血病基础与临床

  • 急性髓系白血病免疫分型特点及与疗效相关性分析

    杨璐璐;刘欣;李庆;朱小玉;王兴兵;朱薇波;

    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免疫分型特点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收集516例初发AML患者骨髓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ML的免疫表型。结果表明,①516例AML中髓系相关抗原阳性表达率较高,依次为MPO(95.0%)、CD33(93.0%)、CD13(88.8%)、CD117(69.4%),而CD14、CD15、CD64、CD71表达较低,其中145例AML伴淋系抗原表达,分别为CD7 21.5%、CD19 6.0%、CD2 0.78%、CD100.58%、CD20 0.58%;CD71在M6中阳性表达率为100%,CD64在M5中阳性表达率最高(30.2%);CD34总阳性表达率为57.8%。②首次化疗后完全缓解(CR)率为64.7%,M3组中CD34+患者CR率低于CD34-组(P=0.019)。非M3组CD34阳性组的CR明显低于CD34阴性组(P=0.002);CD19+患者CR率高于CD19-组(P=0.028);CD7+患者CR率明显低于CD7-组(P=0.002);CD71+患者CR率低于CD71-组(P=0.013);MPO+患者CR率高于MPO-组(P=0.015);CD11b、CD13、CD33表达阳性组与相应阴性组的CR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分型是诊断AML的必备条件,它有助于指导白血病的临床分型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

    2014年01期 v.22;No.107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3K]
    [下载次数:714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174 ]
  • 高表达CD123的CD34~+CD19~+细胞为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预测的新标记

    孔圆;黄晓军;郝乐;秦亚溱;江倩;江浩;刘艳荣;

    本研究探讨CD123在成人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 chromosome-positiv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Ph+ALL)患者CD34+CD19+细胞上的表达特点及其在复发预测中的作用。2010年1月-2012年4月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经规范化诊治的49例18-60岁初诊Ph+ALL患者纳入本研究,在初诊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点通过多色流式细胞术监测CD34+CD19+细胞上CD123的荧光强度及表达比例,同时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Q-PCR)监测BCR-ABL1融合基因变化。与正常B祖细胞相比,获得完全缓解后任意时间点骨髓标本中异常高表达CD123的CD34+CD19+细胞大于10个定义为免疫残留阳性(FCM阳性)。结果表明,①初诊及复发Ph+ALL患者CD34+CD19+细胞上CD123的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 intensity,MFI)〔8.52(3.71-32.35)vs 8.93(4.79-29.74)vs 1.31(0.21-1.75),P<0.05〕,以及异常高表达CD123的CD34+CD19+细胞比例〔84.63%(55.07%-99.96%)vs 84.50%(57.68%-99.80%)vs 0.99%(0.45%-1.83%),P<0.05〕均显著高于健康供者的正常B祖细胞。入组的全部初诊及复发Ph+ALL患者的CD34+CD19+细胞均高表达CD123。②多色流式细胞术监测异常高表达CD123的CD34+CD19+细胞和RQ-PCR检测BCR-ABL1融合基因的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n=49例,360对,Spearman r=0.90,P<0.0001)。③13例复发患者中有11例在复发前3个月MRD监测表明,在复发前中位时间60(30-73)天均检出FCM阳性。结论:通过多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异常高表达CD123的CD34+CD19+细胞可与RQ-PCR检测BCR-ABL1融合基因互为补充,共同应用于Ph+ALL患者的MRD监测以及复发预测。

    2014年01期 v.22;No.107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0K]
    [下载次数:24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8 ]
  • 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NPM1突变患者临床特征的研究

    魏辉;张轶群;林冬;王迎;周春林;刘兵城;李巍;饶青;王敏;秘营昌;王建祥;

    本研究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NPM1基因第12外显子突变的临床特点及其与FLT3-ITD和IDH1突变的相互关系。收集AML患者骨髓标本,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按WHO标准诊断分型。抽提基因组DNA,采用PCR后测序方法检测NPM1突变。结果表明,对389例AML的标本检测发现,NPM1突变的发生率为14.1%(55/389);FLT3-ITD突变的发生率为14.7%(57/389),IDH1突变的发生率为6.4%(25/389)。在AML1-ETO、PML-RARA和CBF-MYH11融合基因的AML中没有发现NPM1突变,NPM1突变组FLT3-ITD和IDH1突变的发生率分别为29.1%和12.7%,显著高于NPM1未突变组的12.3%和5.4%。NPM突变易于发生在正常核型AML中,发生率为26.5%(35/132)。NPM1突变的AML具有发病年龄偏大、血小板数高、易于发生在AML-M5、CD34阳性比例低、易于与FLT3-ITD和IDH1突变伴发等临床特点。NPM1突变阴性组的1个疗程CR率为69.8%,NPM1突变阳性组的1个疗程CR率为72.2%,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7)。结论:NPM1突变的AML具有独特的临床特点,易于与FLT3-ITD和IDH1突变共存,而不会与AML1-ETO、PML-RARA和CBF-MYH11融合基因共存。

    2014年01期 v.22;No.107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8K]
    [下载次数:281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84 ]
  • 正常核型急性髓系白血病CEBPA基因突变患者临床特征及疗效研究

    杜雅哲;苏龙;李薇;喻萍;谭业辉;林海;高素君;

    本研究旨在分析正常核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CEBPA基因突变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疗效。回顾性分析我中心55例初诊AML患者CEBPA基因突变率、临床特征及治疗疗效。结果表明:本组患者CEBPA突变患者20例,发生率为36.4%,其中17例为双侧突变,3例为单侧突变;与CEBPA无突变AML患者相比,CEBPA突变患者具有以下临床特征:75.0%患者为M1与M2;初诊时表现为高血红蛋白〔(98.30±20.33)g/L对(81.69±23.74)g/L;t=2.625,P=0.011〕及低血小板〔(33.30±38.27)×109/L对(64.79±61.60)×109/L;u=2.062,P=0.044〕;白血病细胞高表达CD7及CD34。近期疗效显示,CEBPA突变患者CR率72.2%,高于CEBPA无突变患者68.6%,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EBPA突变AML多见于AML-M1和M2,且伴高血红蛋白和低血小板症,表达CD7及CD34;近期疗效尚好。国人AML患者CEBPA突变率可能高于国外报道。

    2014年01期 v.22;No.107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7K]
    [下载次数:22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366 ]
  • MicroRNA-17-92簇对K562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机制初探

    杨爽;孙慧燕;肖凤君;李庆芳;许俊;郭子宽;王恒湘;王立生;

    本研究旨在探讨microRNA-17-92对K562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以K562细胞系为模型,采用lipofectin2000转染miR-17-92 mimic,应用Q-PCR方法鉴定基因表达水平,CCK-8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检测K562细胞增殖活性,Annexin V-FITC/PI标记检测K562细胞的凋亡;细胞经过乙醇固定后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K562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相关蛋白Crk的表达。结果显示:K562细胞系转染miR-17-92 mimic后miR-17-92表达增高;miR-17-92高表达后K562细胞的增殖能力增强、在细胞周期方面由G1期向S期细胞增加;同时,miR-17-92 mimic能够抑制乏血清诱导的K562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显示miR-17-92 mimic促进Crk蛋白的表达。结论:miR-17-92可以促进K562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并调控细胞周期变化。

    2014年01期 v.22;No.107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2K]
    [下载次数:16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33 ]
  • HL-60细胞Nucleostemin表达下调对PI3K/AKT/mTOR通路相关分子的影响

    贾宇;魏园玉;张帆;李曌博;刘帅;岳保红;

    本研究旨在探讨白血病细胞中nucleostemin(NS)基因下调对其非依赖p53通路的候选途径PI3K/AKT/mTOR的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通过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NS-RNAi-GV248转染至p53缺失型HL-60细胞以干扰NS基因的表达。用Real-time PCR技术评价转染后HL-60细胞NS基因的表达情况并检测干扰前后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相关分子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重组慢病毒载体NS-RNAi-GV248成功感染了HL-60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GFP荧光水平较高,大于80%。Real-time PCR结果显示,NS基因mRNA的抑制率在HL-60细胞中为56.5%;干扰NS的表达后PI3K、AKT和GβL基因mRNA表达量分别为0.491±0.084、0.398±0.164、0.472±0.097,下调明显,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1.002±0.171、1.000±0.411、1.001±0.2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HL-60细胞中PI3K/AKT/mTOR通路相关分子的变化与NS基因的下调呈正相关,两者的关联性为证明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可能是NS的一种非依赖p53作用途径提供了依据。

    2014年01期 v.22;No.107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6K]
    [下载次数:17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80 ]
  • 急性白血病死亡相关蛋白激酶基因表达及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研究

    牛一蒙;王萍萍;王玥;王亚柱;蔡大利;李艳;

    本研究通过对急性白血病病人及体外肿瘤细胞株的DNA甲基化及基因表达的实验,探讨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eath-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DAPK)基因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的状态,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程度。应用RT-PCR检测DAPK基因在白血病细胞及正常骨髓细胞中的表达;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n-MSP)法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及细胞株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况;从第二轮巢式MSP扩增出的随机产物中挑选2个随机引物,交予专业机构克隆后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DAPK基因在10例正常对照者骨髓标本中均有表达,DAPK mRNA在急性白血病病人骨髓标本中表达平均值为0.61±0.40,低于正常对照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52.94%(9/17例)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骨髓标本DAPK mRNA表达降低或缺失,急性髓系白血病病人数据为41.18%(42/102);细胞株U-937显示基因表达正常,HL-60表达缺失;10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病人骨髓标本中33例存在DAPK启动子区甲基化,甲基化率为32.4%(33/102);1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骨髓标本中8例存在DAPK启动子区甲基化,甲基化率为47%(8/17);7例正常人骨髓标本DAPK启动子区均为非甲基化;细胞株U-937 DAPK启动子区非甲基化,HL-60 DAPK启动子区甲基化。ALL组与AML组患者骨髓细胞DAPK mRNA表达与其启动子甲基化均呈显著负相关(ALL组r=-0.855,P<0.05;AML组r=-0.343,P<0.05),提示两者有密切的关联。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中DAPK基因启动区甲基化与其mRNA的异常表达或失表达有关。

    2014年01期 v.22;No.107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4K]
    [下载次数:112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46 ]
  • MIP-1α诱导Jurkat细胞穿过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单层能力分析

    马怡然;张爽;孙莹;刘邑阳;宋倩;郝一文;

    本研究为探究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细胞脑转移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机制及MIP-1α在T-ALL模式细胞Jurkat穿过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过程中的作用。应用real-time PCR、siRNA试验、跨内皮迁移试验和细胞黏附试验,分别检测MIP-1α的表达、Jurkat细胞穿透能力、迁移能力和黏附力。结果表明,Jurkat细胞作为研究T-ALL细胞穿过血脑屏障(BBB)机制的模式细胞MIP-1α表达均高于正常人T淋巴细胞以及其他3种T-ALL细胞系(HSB2、CEM、SUP-T1),Jurkat细胞分泌的MIP-1α使其穿过HBMEC单层能力增强。MIP-1αsiRNA干扰后的Jurkat细胞对HBMEC黏附和跨内皮迁移力下降。结论:Jurkat细胞分泌的MIP-1α参与了Jurkat细胞穿过HBMEC单层的过程。

    2014年01期 v.22;No.107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5K]
    [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17 ]
  • 急性髓系白血病缓解期骨髓中“ALIP”样结构与纤维增生的相关性分析

    章菁;俞夜花;吴振添;翟元梅;王慧;刘四红;陶英;石军;

    本研究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化疗后缓解期骨髓中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bnormal location of immature precursor,ALIP)样结构及纤维增生在预后评估中的作用及二者的相关性。观察47例AML患者从初发到复发前或随访终止前不同时间点采集的骨髓切片132张,以终末是否复发分为复发前组及未复发组,比较单位面积内"ALIP"样结构数量和网硬蛋白纤维化强度(reticalin fiber density,RFD)在两组间的差异;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二者对AML预后评估作用及二者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复发前组患者缓解期间"ALIP"样结构数量为3.46±2.71簇/mm2,初发时RFD为2.76%±1.50%,均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5),其中"ALIP"样结构>4簇/mm2或RFD>1.68%者复发率分别高达89.5%及95.2%;"ALIP"样结构>4簇/mm2者初发时骨髓RFD为2.47%±2.48%,与"ALIP"样结构≤4簇/mm2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LIP"样结构数量和对应时间点的骨髓RFD间相关系数r=0.057,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ML患者骨髓"ALIP"样结构及RFD同为AML早期复发的不良预后因素,但二者间并无相关性,表明"ALIP"样结构的形成不依赖于骨髓纤维增生。

    2014年01期 v.22;No.107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3K]
    [下载次数:4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5 ]
  • 微芯片电泳及毛细管电泳在筛查急性髓系白血病FLT3-ITD基因突变中的应用研究

    冷馨;李玲娣;李金兰;黄晓军;阮国瑞;

    本研究旨在比较微芯片电泳及毛细管电泳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FLT3-ITD基因突变检测中的可靠性。应用PCR-微芯片电泳和PCR-毛细管电泳法同时检测214例初治AML患者DNA样本FLT3-ITD基因突变,并通过直接测序法进行序列分析。PCR-微芯片电泳结果显示,FLT3-ITD突变阴性151例,阳性58例(58/214,27.1%),可疑阳性5例(5/214,2.3%);PCR-毛细管电泳结果显示,FLT3-ITD突变阴性147例,阳性67例(67/214,31.3%)。在毛细管电泳结果为阳性的67例样本中,其中4例微芯片电泳结果为阴性,5例为可疑阳性,用直接测序法进行检测,结果均为突变阳性。这一结果揭示,PCR-毛细管电泳法用于检测FLT3-ITD突变更为准确,虽然微芯片电泳组与毛细管电泳组FLT3-ITD突变检测阳性率并无显著差异(卡方检验,P>0.05)。结论:PCR-微芯片电泳与PCR-毛细管电泳均可作为简便的FLT3-ITD基因突变筛查方法,但作为新的检测手段,PCR-毛细管电泳法准确度与测序法一致、可用,而PCR-微芯片电泳法作为诊断检测的方法,其准确度有待于改进。

    2014年01期 v.22;No.107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1K]
    [下载次数:23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95 ]
  • 两种方法动态监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的前瞻性比较研究

    张岩;田莉萍;张莹;段明辉;秦晓明;

    本研究对比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CM)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微小残留病变(MRD)动态监测中的价值。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巩固治疗的APL患者,均于化疗前行骨髓穿刺,每例留取3份标本,同时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融合基因PCR和FCM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48例入选患者共检查159例次,留取标本477份。结果表明: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发现3份复发,余均为完全缓解;PCR检查中阳性7份,FCM检查中阳性19份(kappa检测,P>0.05)。结论:FCM与PCR检查对APL治疗效果的评估价值相似。

    2014年01期 v.22;No.107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0K]
    [下载次数:133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73 ]
  • 采用DCDF-FISH早期监测BCR/ABL(+)ALL患者耐药

    徐芬;张长林;栾树清;闻芳;孔蕴源;万腊根;

    本研究探讨双色双融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DCDF-FISH)对BCR/ABL阳性伴复杂染色体易位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应用价值。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染色体分析、流式细胞术和DCDF-FISH技术等方法观察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并通过DCDF-FISH技术动态观察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及病情演变。结果表明:患者发病时呈现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表现,流式细胞术发现患者表达幼稚B淋巴细胞分子标志CD10、CD19和CD34,染色体分析显示,患者骨髓细胞有46,XY,i(8),ider(9)t(9;22)[23]/47,idem,+der(22)t(9;22)[7]核型;FISH显示,患者初发病时83%细胞含有BCR/ABL融合基因,其中5%的肿瘤细胞显示1R1G2F信号模式、14%显示1R1G3F、64%显示1R1G4F;患者经格列卫联合VTLP化疗而完全缓解时,FISH显示肿瘤细胞降19%,但是1R1G2F信号模式的细胞却增加到18%;患者经过巩固治疗后复发,1R1G2F信号模式的细胞增加到38%,最后患者因耐药而死亡。结论:复杂易位的BCR/ABL(+)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存在多个肿瘤细胞亚群,且不同的亚群对药物的反应性可能不同,因此通过DCDF-FISH技术的信号模式以及对不同亚群细胞动态变化观察,可以在早期监测患者对治疗的反应性以及耐药情况。

    2014年01期 v.22;No.107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6K]
    [下载次数:8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40 ]
  • 自体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杨洋;杨波;蔡力力;冉海红;于睿莉;迟小华;朱宏丽;李素霞;刘洋;王瑶;韩为东;姚善谦;卢学春;

    本研究旨在评价自体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老年人急性白血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采集5例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L-2)、抗CD3单克隆抗体诱导成CIK细胞,回输至患者体内,28 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感染发生、血红蛋白和输血依赖以及对自然病程的影响。结果表明:5例患者共接受46个周期的CIK细胞输注治疗,回输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CIK细胞治疗后CD3+、CD3+CD8+、CD3+CD56+细胞比例显著增高(P<0.05);CIK细胞治疗可以有效减少AML患者的感染发生(P<0.05),缩短高热持续时间(P<0.05);在疾病稳定期,CIK细胞输注可以减少患者红细胞的输注量(P<0.05),稳定血红蛋白水平;CIK细胞输注虽不能改变病程的转归,但在患者疾病进展期以及终末期,采用化疗联合CIK治疗可使患者病情一度平稳,延长生存时间。结论:自体CIK细胞联合化疗对本组5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安全有效。

    2014年01期 v.22;No.107 5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4K]
    [下载次数:297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753 ]
  • PHA诱导的CIK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K562细胞杀伤活性影响的研究

    黄谋珍;白俊;李峰松;刘雅莉;李敏敏;李燕鸿;张连生;

    本研究探讨植物血凝素(PHA)诱导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与传统方法制备的CIK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效应细胞含量和对K562细胞杀伤活性影响并分析其差异。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分甲、乙两组,其中甲组用传统培养方法从PBMNC制备的传统CIK细胞,乙组采用PHA诱导单个核细胞制备获得的新型CIK细胞。在培养过程中,每3 d统计各组细胞培养体系中细胞活率和细胞绝对值,并在培养至第15天时,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两组细胞免疫表型,统计CD3+CD56+、CD3+CD8+和CD3+CD4+细胞占各培养体系总细胞数的比例;同时用CCK-8试剂盒分别检测两组细胞在不同效靶比时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表明:采用PHA诱导制备新型CIK细胞的方法比传统方法更能促进细胞增殖(P<0.05),且细胞活率都保持在90%以上。两组CD3+CD8+、CD3+CD56+细胞比例都显著升高。与传统方法比,新方法的CD3+CD8+细胞升高比例存在显著差异(P<0.05),CD3+CD56+细胞提升比例不存在差异,同时CD3+CD4+下降的比例也不存在差异。效靶比为5∶1、10∶1、20∶1、40∶1时,PHA诱导制备的新型CIK细胞比传统方法制备的CI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更强(P<0.05),且随着效靶比的升高两种效应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力的差异明显性也增加。结论:与传统方法相比,PHA可明显提高CIK细胞的增殖能力,调高CD3+CD8+细胞的比例,增强CI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这为白血病及其他肿瘤的细胞免疫治疗提供一种新来源的CIK细胞和可靠依据。

    2014年01期 v.22;No.107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8K]
    [下载次数:179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60 ]
  • 化疗相关性高血糖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的影响

    王健;张碧红;薛红漫;陈纯;

    本研究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诱导及再诱导治疗期间发生化疗相关性高血糖对预后的影响。对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2008年6月-2012年5月160名初发ALL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随访至2013年5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6年(0.08-4.9年)。根据含有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及地塞米松两种药物化疗期间的血糖值将患儿分为高血糖组及无高血糖组,采用χ2检验分析高血糖的好发因素,Kaplan-Meier法及对数秩检验比较高血糖组与无高血糖组的5年总体生存率及无复发率。结果表明,高年龄组(≥10岁)患儿高血糖的发生率高于低年龄组(43.33%vs 19.2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8),且中、高危组的化疗相关性高血糖发生率高于低危组(26.62%vs 4.76%,P=0.017),而与性别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9);高血糖组患儿的5年总体生存率为83.1±6.3%,低于无高血糖组患儿(94.2±2.9%)(P=0.014);高血糖组的5年无复发率(64.1±8.9%)明显低于无高血糖组(88.6±3.8%)(P<0.001)。结论:高年龄(≥10岁)、中高危ALL患儿易发生化疗相关性高血糖,高血糖患儿的5年总体生存率及无复发率均低于无高血糖组。

    2014年01期 v.22;No.107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1K]
    [下载次数:149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15 ]
  • 人源化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鼠模型的建立

    孔圆;王亚哲;胡玥;黄晓军;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新型人源化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小鼠异种移植模型。4-6周NOD/SCID小鼠经亚致死剂量60Co全身照射后,给予抗小鼠CD122单克隆抗体腹腔注射,在预处理后24 h内经小鼠膝关节骨髓腔注射Ph+AL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于移植后8-12周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受鼠骨髓和脾脏中人源细胞的植入水平及其免疫表型,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Q-PCR)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受鼠骨髓和脾脏中人BCR/ABL1水平,并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和抗人CD19,抗人CD34免疫组化染色评价人源Ph+ALL细胞在受鼠各组织器官中的迁移浸润能力。结果表明,在接受Ph+ALL患者细胞移植的受鼠骨髓和脾脏细胞中,人源Ph+ALL(huCD45+CD19+)细胞不仅有不同程度植入,而且植入细胞具有与Ph+ALL患者相似的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和细胞遗传学特征。此外,人源Ph+ALL细胞还广泛迁移浸润到受鼠的脑、肝脏和肾脏等组织器官中。结论:抗CD122抗体预处理的NOD/SCID小鼠联合骨髓腔注射能够支持Ph+AL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的有效植入,为人类Ph+ALL白血病启动细胞鉴定及临床新药筛选研究提供一种新型异种移植模型。

    2014年01期 v.22;No.107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6K]
    [下载次数:23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18 ]

读者·作者·编者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荣获多家权威机构公布的“核心期刊”称号和文献数据库收录

    <正>《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已入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中文核心期刊,即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另外也是国家科技部所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以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委员会暨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公布的《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2011年,《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在中国科学技术学术期刊中被评为第二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在国内,《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已被中国科学引

    2014年01期 v.22;No.107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3 ]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投稿简则

    <正>《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和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国家一级学会)主办的国家中央级学术性刊物,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被国际上权威的MEDLINE/Index Medicus,PubMed,美国化学文摘《CA》和美国EBSCO大型在线文献库收录,在国内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

    2014年01期 v.22;No.107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1 ]
  • 2014年《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征订启事

    <正>《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是中国科协主管和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国家一级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已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国内几乎所有重要的检索系统或检索刊物收录,并被国际上权威的美国MEDLINE/Index Medicus(Pub Med),EBSCO、WPRIM和美国化学文摘《CA》等收录。本刊刊载血液学基础和血液学临床方面的相关文章,包括造血干/祖细胞生物学、分子血液学、免疫血液学、血液毒理学、输血医学、各种血液

    2014年01期 v.22;No.107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3K]
    [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8 ]
  • 在PubMed,MEDLINE中搜索时,可用国际刊号1009-2137作为《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刊名输入

    <正>上网后,输入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网站名,立即出现PubMed主页。在首页的左上方"Search PubMed for"标题后面的检索框中,可按以下几个途径,输入搜索词。以前介绍用《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刊名搜索,输入journal of experimental hematology、或输入zhongguo shi yan xue za zhi,字数过多,太麻烦。但有一个简便的输入法,即输入《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的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

    2014年01期 v.22;No.107 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8 ]

论著_淋巴瘤基础与临床

  • EBV感染后LMP-1阳性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平凌燕;丁宁;时云飞;孙莉;郑文;谢彦;王小沛;涂梅峰;林宁晶;应志涛;刘卫平;邓丽娟;张晨;田乐;冯丽霞;宋玉琴;朱军;

    本研究探讨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组织内EB病毒感染诱导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1,LMP-1)的阳性率及CD68阳性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计数状况,分析其与HL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2例HL组织标本中LMP-1和CD68阳性TAM计数,并统计学分析其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表明,72例HL组织标本中,LMP-1阳性率为18.1%(13/72),LMP-1阳性表达情况下CD68阳性TAM计数更多(以CD68阳性TAM数目250/hpf为分界点,P=0.003);统计学分析显示混合细胞型HL中LMP-1阳性更为多见(P=0.000)。在白蛋白水平<40 g/L及年龄≥45岁的患者中LMP-1阳性率更高(P<0.05);LMP-1表达状况和CD68阳性TAM计数与本组HL的近期疗效未见相关性;但在随访时间≥5年的HL患者中,LMP-1阳性患者的总生存期较短(P=0.040),但CD68阳性TAM计数和HL患者的总生存期之间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HL组织中LMP-1阳性情况下CD68阳性TAM计数高更为多见;LMP-1表达状态和HL患者的病理类型、年龄以及白蛋白水平均存在相关性,LMP-1阳性HL患者预后不良,提示LMP-1有可能成为HL患者的一种新的预后标记物。

    2014年01期 v.22;No.107 7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1K]
    [下载次数:205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882 ]
  • 236例原发性结外淋巴瘤临床和病理分析

    娄丽丽;岑溪南;欧晋平;董玉君;粱赜隐;邱志祥;王文生;许蔚林;李渊;王茫桔;王莉红;尹玥;孙玉华;刘微;王倩;王颖;任汉云;

    本研究探讨原发性结外淋巴瘤(primary extranodal lymphoma,PENL)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01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经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确诊的236例PENL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结果表明:①236例PENL病例占同期淋巴瘤的40.7%(236/580),中位年龄为55岁(16岁-91岁),男女性别比例为1.8∶1(153/83)。②PENL的首发部位常见于胃肠道、鼻腔、扁桃体、纵隔、皮肤、脾、睾丸、骨及软组织、中枢神经系统,其所占比例依次为30.1%(71/236)、10.6%(25/236)、8.9%(21/236)、5.9%(14/236)、5.1%(12/236)、4.7%(11/236)、4.2%(10/236)、4.2%(10/236)、3.0%(7/236)。③PENL的首发症状多无特异性;体征多为原发器官的肿大或局部肿块形成,在本研究中此体征占66.9%(158/236)。④按照2008年WHO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胃肠道PENL病理类型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常见,鼻腔PENL病理类型以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常见,扁桃体、睾丸、中枢神经系统PENL病理类型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常见。结论:原发性结外淋巴瘤并不少见,出现原发器官的肿大或局部肿块形成时,应警惕原发性结外淋巴瘤,重视病理组织学检查。

    2014年01期 v.22;No.107 8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3K]
    [下载次数:834 ] |[引用频次:59 ] |[阅读次数:182 ]
  • 和厚朴酚联合吉西他滨协同抑制Burkitt淋巴瘤细胞增殖和促凋亡作用

    张明宛;许晓军;范佳鑫;黄宇贤;叶永斌;王静;郭坤元;

    本研究旨在探讨和厚朴酚(Honokiol,HNK)与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联合应用对Burkitt淋巴瘤细胞株Raji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应用CCK-8法检测HNK和GEM单用及联合应用对Raji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种药物诱导Raji细胞凋亡情况及细胞周期的变化;以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抗凋亡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HNK与GEM联合后,细胞生长抑制明显高于HNK和GEM单药组(P<0.01),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细胞凋亡比例均较各单药组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药联合后大部分细胞被阻滞在G0/G1期,S期细胞减少;细胞内抗凋亡蛋白BCL-2水平在联合组比在各单药组表达量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NK联合GEM具有协同抑制Burkitt淋巴瘤Raji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的作用,协同机制可能与两药联合后更多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并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的活化有关。

    2014年01期 v.22;No.107 9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6K]
    [下载次数:10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59 ]
  • miR-16在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中表达

    童来根;吴文忠;张云平;周志刚;陈亚峰;黄文娟;许欢;苏倩倩;

    本研究探讨miR-16在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T-LBL/ALL)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宜兴市人民医院血液科有详细随访资料的38例T-LBL/ALL石蜡标本进行CD3、cCD3、CD10、CD20、CD34、CD43、CD99、TdT、PAX-5、BCL-2和Ki67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检测,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miR-16的表达水平,以15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作为对照。结果表明:38例T-LBL/ALL中TdT阳性率最高(94.7%),CD34阳性最低(22.1%),PAX-5及CD20为阴性。在39.5%病例中Ki67大于80%。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相比较,miR-16在T-LBL/ALL中表达上调,其表达量是淋巴结反性增生的4.87倍(P<0.05)。T-LBL中miR-16高表达组总体生存率下降(P<0.05)。BCL-2蛋白表达阳性组预后优于阴性组预后(P<0.05)。miR-16表达与BCL-2蛋白存在相关性(r=0.51,P<0.05)。结论:在T-LBL/ALL中miR-16的高表达组总体生存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提示miR-16可能与预后有相关性,而BCL-2蛋白表达阳性组预后好于阴性组,可能也是一种影响预后的因素。

    2014年01期 v.22;No.107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6K]
    [下载次数:137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27 ]
  • 原发扁桃体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7例临床分析

    韩婷婷;王莉;范磊;许戟;李建勇;徐卫;

    扁桃体是头颈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好发部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其最常见病理类型。本研究目的为总结原发扁桃体DLBCL的临床特征、免疫表型、预后因素及治疗策略。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3年2月7例初诊原发扁桃体DLBCL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表明,所有患者均因咽部不适或咽部疼痛就诊,Ann Arbor分期Ⅰ期42.8%(3/7),Ⅱ期57.1%(4/7)。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CD10阳性率100%、BCL-2阳性率83.3%、BCL-6阳性率71.4%、Ki-67阳性率≥70%,为66.7%。放化疗对所有患者均有效,随访4-40个月,患者均存活。结论:原发扁桃体DLBCL分期早,在发病年龄、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类型方面都有明显的特征,患者对放化疗敏感,预后较好,多数患者可长期生存。

    2014年01期 v.22;No.107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7K]
    [下载次数:21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99 ]

论著_多发性骨髓瘤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中VEGF水平的临床意义

    李欣;魏秀珍;刘晋玮;耿传营;陈文明;

    本研究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临床分型及疗效的关系,分析其临床意义。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76例MM患者血清VEGF浓度,分析其与MM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分型、疗效的关系。结果表明,与老年组(>65岁)相比,年轻组(≤65岁)患者血清VEGF水平较高,但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IgG型患者血清VEGF水平最高,轻链型次之,IgA型最低,但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DS分期Ⅲ期患者血清VEGF水平较Ⅱ期患者有增高趋势,但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ISS分期Ⅰ期患者VEGF水平较Ⅱ/Ⅲ期患者低,但也未见明显差异(P>0.05)。MM患者经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或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ery good partial remission,VGPR)的患者VEGF水平较治疗前有所降低,而获得PR以下疗效患者的VEGF水平则较治疗前有所升高。根据VEGF的血清水平(≤150 ng/L)将患者分为2组,2组之间中位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存在明显差异(P<0.05),VEGF水平高的患者生存期明显缩短。结论:MM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患者年龄、分期和分型无明确关系,但与MM患者疗效及生存期具有相关性,是MM患者的危险预后因素。

    2014年01期 v.22;No.107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4K]
    [下载次数:162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45 ]

论著_骨髓增殖性疾病

  • 高分辨熔解曲线法检测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JAK2V617F基因突变

    陈海华;杨继龙;卢会芳;周炜均;姚飞;邓兰;

    本研究探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法检测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JAK2V617F基因突变的可行性。随机抽取29份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确诊为MPN患者的骨髓标本,应用HRM法检测JAK2V617F基因突变情况,并与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和测序法的检测结果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经HRM法检测,在29份MPN患者骨髓标本中检出JAK2V617F突变阳性11例,突变率为37.9%;与基因测序法比较,结果完全一致,符合率100%。而AS-PCR法与测序法比较,Kappa=0.179,P=0.316,一致性强度较差。结论:HRM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特异性高等优点,可作为临床JAK2V617F基因突变的优选方法。

    2014年01期 v.22;No.107 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6K]
    [下载次数:12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25 ]

论著_造血干细胞移植

  • 多指标危险积分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预测中的意义

    刘竞;许兰平;刘代红;刘开彦;王昱;陈育红;韩伟;陈欢;王峰蓉;张晓辉;赵翔宇;赵晓甦;吕萌;常英军;黄晓军;

    本研究旨在探讨多指标危险积分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预后预测中的意义。回顾性分析122例接受allo-HSCT治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移植前、移植时和移植后因素对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DFS)、复发及移植相关死亡(Transplant-related mortality,TRM)的影响,筛选独立危险因素,并联合各项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多指标预后危险积分系统,分析该系统对预后的预测意义。结果表明,移植后30 d单核细胞绝对值(AMC-30)(≥536 cells/μl)(HR=0.313,95%CI=0.156-0.63)、Wilm肿瘤相关基因1(WT1)(≥1.0%)(HR=3.268,95%CI=1.644-6.499)、移植前危险分组(HR=1.999,95%CI=0.993-4.023)是影响OS和DFS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三项指标建立危险积分系统,根据患者危险因素的个数进行积分,分为A组(无危险因素;0分)、B组(有1个危险因素;1分)、C组(有2-3个危险因素;2-3分),各组5年OS分别是95.1%±3.4%、62.9%±6.6%、36.1%±9.6%(P<0.0001),5年DFS分别是92.6%±4.9%、60.4%±6.8%、15.4%±7.1%(P<0.0001),累积复发率分别是4.9%、20.0%、65.4%(P<0.0001)。新积分系统预测OS赤池信息量准则值(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为331,小于AMC-30、WT1、危险分组预测OS的AIC(346、343、346),预测DFS的AIC为378,小于AMC-30、WT1、危险分组预测DFS的AIC(417、397、411),预测复发的AIC为231,小于AMC-30、WT1、危险分组(268、238、257)。结论:联合AMC-30、WT1、移植前危险分组三项指标所建立的危险积分系统能够很好的预测移植患者OS、DFS和复发,并优于任何一项单指标。

    2014年01期 v.22;No.107 117-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1K]
    [下载次数:21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45 ]
  • HLA高分辨分型在非亲缘双份脐血移植中的应用价值

    杨硕;何军;李杨;徐超;鲍晓晶;袁晓妮;仇惠英;金正明;唐晓文;付琤琤;韩悦;马骁;吴德沛;孙爱宁;

    本研究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高分辨在脐血移植中的应用价值及对移植预后的影响。对34名患有恶性血液病患者行非亲缘双份脐血移植,采用DNA序列测序方法(SBT)、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SSOP)和高分辨序列特异性引物(SSP)分型方法,对供、患者双方行低分辨HLA-A,B,DRB1及高分辨HLA-A,B,Cw,DRB1,DQB1配型,对比分析其在优势脐血植入、造血重建时间、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及移植后感染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总有核细胞(TNC)中位数为6.0×107/Kg,当TNC≥5×107/kg时,可缩短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P<0.05),HLA高分辨(6-10)/10组在脐血优势植入、血小板植入时间、aGVHD发生方面优于(4-5)/10组(P<0.05)。高分辨HLA-I+II类位点错配、HLA-DRB1、DQB1位点不合,能延长血小板植入时间(P<0.05)。低分辨HLA(5-6)/6组与4/6组相比,在优势脐血植入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血小板植入时间及aGVHD的发生方面HLA-5/6优于4/6组(P<0.05)。供受体性别、血型等对造血重建、优势脐血重建、GVHD的发生均未见统计学差异及与血小板及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均无相关性。结论:对非亲缘脐血移植受体和移植物进行HLA高分辨配型有利于遴选最佳脐血,在促进造血重建及降低移植后并发症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4年01期 v.22;No.107 125-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0K]
    [下载次数:2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9 ]
  • 阻断共刺激信号途径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致敏受者免疫耐受排斥的影响

    叶启翔;翁文俊;许吕宏;方建培;

    本研究旨在应用CTLA4Ig及anti-CD154分别阻断致敏小鼠的B7/CD28及CD40/CD154共刺激信号途径,探讨其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HSC)植入的影响,为临床应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致敏受者免疫排斥提供实验基础。实验将BALB/c小鼠分为4组:①移植前7 d致敏组;②移植前7d致敏同时应用CTLA4Ig+anti-CD154组;③正常小鼠应用CTLA4Ig及anti-CD154的鼠源性对照抗体;④正常小鼠空白对照组。每组15只,于移植当天给小鼠8 Gy照射,然后将荧光标记的C57BL/6小鼠骨髓干细胞经尾静脉注射小鼠体内进行移植,于不同时间点取血或器官组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荧光细胞归巢,同时记录生存状况,监测其造血重建水平。结果表明,与致敏鼠相比,CTLA4Ig+anti-CD154能促进异基因HSC在致敏受者体内植入,诱导免疫耐受,延长其生存期并在28 d内完成造血重建。结论:应用CTLA4Ig及anti-CD15能诱导致敏受者对异基因HSC的免疫耐受,促进其植入,并完成造血重建。

    2014年01期 v.22;No.107 13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6K]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39 ]

论著_造血干/祖细胞

  • 体外诱导人类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分化为造血干/祖细胞的研究

    张坤;黄可;李栋;潘光锦;汪运山;

    本研究探讨体外诱导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iPSC)分化为造血干/祖细胞的能力。在体外用小鼠骨髓基质细胞OP9与人类iPSC共培养的方法,将iPSC诱导分化为造血干/祖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造血干/祖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水平;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分化过程中iPSC及造血干/祖细胞的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用免疫磁珠法分离CD34+造血干/祖细胞并进行半固体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结果表明,iPSC与OP9细胞共培养诱导造血分化的第4天即可观察到iPSC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分化得到的细胞表达已知的造血干/祖细胞相关表面标志物CD34和CD43分子。在体外分化过程中多能性的标志基因Oct4的表达逐渐下降,造血相关转录因子Gata-2的表达逐渐升高,而Runx-1的表达量则呈波浪式变化,CD34表达量逐渐升高。集落培养14 d能够得到红系集落(CFU-E),粒系集落(CFU-G),巨核系集落(CFU-M),粒-巨核系集落(CFU-GM)和混合系集落(CFU-GEMM)。结论:iPSC细胞能够在体外通过与OP9细胞共培养分化为造血干/祖细胞。

    2014年01期 v.22;No.107 136-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8K]
    [下载次数:40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47 ]
  • 抗氧化剂在保护造血干细胞生物学功能方面的作用

    郝一文;徐焕明;程大也;马怡然;金丽;

    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中,骨髓造血干细胞(bone marrow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BMHSC)的动员及其在外周血液高氧环境中的循环都增加了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这对BMHSC的生物学功能起到了抑制性的作用。本研究在BMHSC的培养中,应用维生素C的衍生物——抗坏血酸磷酸酯盐(ascorbic acid 2-phosphate,AA2P)来抑制ROS产生,并模仿其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氧环境,通过体外增殖实验、流式分选技术、活性氧测定、CD34+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实验来评价上述培养方法对BMHSC生物学功能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体外培养的BMHSC的ROS水平明显高于新鲜分离的BMHSC;同时,扩增的AC133+CD34+早期红系细胞集落形成单位(BFU-E)、粒-单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粒-单核细胞混合集落形成单位(CFUGEMM)的数量、细胞迁移率、人重症联合免疫缺陷鼠(SCID)移植重建细胞的数量都要明显高于在不含AA2P的环境中培养的造血干细胞。结论:抗氧化剂的干预是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保护HSC生物学功能的一种有效手段,并能够提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效果。

    2014年01期 v.22;No.107 142-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4K]
    [下载次数:14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53 ]
  • 不同的胞外基质对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造血祖细胞的影响

    朱明霞;王晶;克晓燕;

    本研究建立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造血细胞的新诱导体系,并探讨不同的胞外基质对产生造血祖细胞的影响。选择3种胞外基质——matrigel、纤维黏连蛋白(fibronectin)和IV型胶原蛋白(collagen IV)包被培养板,采用直接贴壁培养的诱导方法,分步添加造血生长因子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向造血祖细胞分化,用造血集落形成试验检测集落形成细胞数,流式细胞术以及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造血特异性标志物的表达,比较这3种胞外基质对生成造血祖细胞的差异。结果表明,诱导14 d时IV型胶原蛋白组形成造血集落形成细胞数目、产生CD34阳性细胞数以及造血特异性基因SCL和CD34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matrigel和纤维黏连蛋白两组(P<0.05)。结论:人胚胎干细胞在胞外基质上直接贴壁诱导能有效地分化为造血祖细胞,且IV型胶原蛋白更有利于向造血系的分化。

    2014年01期 v.22;No.107 148-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1K]
    [下载次数:167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70 ]
  • 外源性VEGF促小鼠造血干细胞动员

    朱晓健;李翊;游泳;李青;曾辰;仲照东;邹萍;

    本研究旨在探讨外源性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正常小鼠造血干细胞的动员作用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将正常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VEGF短期组(5 d)和VEGF长期组(27 d);实验组腹腔注射VEGF 100 ng/d,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PBS;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不同时间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和淋巴细胞的比例,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周血和脾脏的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亚群、调节T细胞(Treg)和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的数量,显微镜观察对照组和长期组脾脏形态学改变,测定脾指数。结果表明:注射VEGF后,小鼠外周血WBC数明显升高,第3天达峰值;短期组外周血和脾脏中干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长期组脾脏增大,脾指数升高(P<0.05),可见明显髓外造血;给药后,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没有明显改变,但长期组CD3+细胞比例和CD3+/B220+细胞比值下降;实验组外周血和脾脏CD4+CD25+Treg和Gr-1+CD11b+MDSC水平均增高(P<0.05),在长期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外源性VEGF可提高造血干细胞的动员,同时上调多种抑制性免疫细胞,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发生改变。

    2014年01期 v.22;No.107 154-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5K]
    [下载次数:145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86 ]

论著_间充质干细胞

  • 细胞间黏附分子1通过活化MAPK通路调节小鼠间充质干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

    陈继德;徐芬芬;朱恒;李喜梅;唐博;刘元林;张毅;

    本研究旨在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调节小鼠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向脂肪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分别将小鼠ICAM-1重组逆转录病毒MIGR1-ICAM-1和空载体逆转录病毒MIGR1感染小鼠间充质干细胞系C3H10T 1/2细胞,获得稳定高表达ICAM-1的C3H10T 1/2细胞(MIGR1-ICAM-1/MSC)和对照组细胞(MIGR1/MSC)。通过Western blot检测P38,ERK和JNK通路的活化情况,观察MIGR1-ICAM-1/MSC和MIGR1/MSC向脂肪细胞的诱导分化。实验组加入P38、ERK及JNK 3种信号通路抑制剂后进行培养并观察其成脂肪分化情况。以原位油红染色观察脂滴,应用real-time PCR检测成脂分化关键转录因子C/EBPα和PPARγ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ICAM-1过表达可活化MSC的P38、ERK及JNK通路;原位油红染色及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对ERK通路活化抑制可导致MIGR1-ICAM-1/MSC的C/EBPα和PPARγ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脂滴变大,脂肪数量增加(P<0.01);阻断P38通路后MIGR1-ICAM-1/MSC的C/EBPα和PPARγmRNA表达水平下调,脂滴及脂肪细胞数量更小、更少(P<0.01)。结论:ICAM-1可能通过活化ERK信号通路抑制MSC的成脂分化,通过活化P38通路维持小鼠MSC成脂分化能力。

    2014年01期 v.22;No.107 160-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8K]
    [下载次数:204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17 ]
  • UC-MSC移植对CIA大鼠免疫细胞亚群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顾健;林传明;顾蔚;蔡心珍;李邹;任敏敏;孙幸;倪军;沈连军;吴蔚;何斌;孙梅;张育;

    本研究旨在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移植对CIA(collagen typeⅡ-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h17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影响,初步探讨UC-MSC移植对CIA大鼠免疫细胞亚群的调节作用。大鼠分为3组:CIA组(模型组),UC-MSC治疗组及空白对照组。经尾静脉给CIA大鼠注射UC-MSC,以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大鼠外周血CD4+CD25+细胞比例及中性粒细胞表面NCD11b表达,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观察大鼠血清白介素-17(IL-17)水平。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外周血NCD11b平均荧光强度(MFI)及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同期空白对照组,CD4+CD25+细胞比例则显著降低(P<0.05),UC-MSC治疗组大鼠NCD11b及IL-17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而CD4+CD25+Treg比例升高(P<0.05);至第5周UC-MSC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接近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UC-MSC可上调CIA大鼠外周血Treg比例,抑制Th17细胞分泌IL-17及中性粒细胞的活性,减轻机体免疫性炎症反应,减少促炎因子的释放,诱导机体免疫重建。

    2014年01期 v.22;No.107 166-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7K]
    [下载次数:13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07 ]
  • 骨实质间充质干细胞在小鼠肺与骨髓中的分布

    王瑞平;乌仁娜;郭玉琴;张斌;陈虎;

    本研究探讨慢病毒质粒pGC FU-RFP-LV标记的小鼠骨实质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在小鼠肺组织和骨髓中的分布。将感染效率为78%的慢病毒感染小鼠MSC,尔后将感染后的MSC以1×106个/只的浓度经小鼠尾静脉植入到BALB/c小鼠体内。随机将小鼠按照1、2、5、7 d 4个时间点分为4组。在各时间点取小鼠肺组织并制成冰冻切片及骨髓涂片,观察其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慢病毒感染后的MSC经免疫表型分析和诱导分化检测均符合MSC的表型及生物学特征。以最适病毒滴度MOI=50感染小鼠MSC后,细胞生长状态无明显改变。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小鼠第1、2、5、7天MSC在骨髓中分布为(0.50±0.20),(0.67±0.23),(0.53±0.14),(0.33±0.16);在肺组织中分布为(0.55±0.15),(0.47±0.13),(0.29±0.13),(0.26±0.08)。结论:MSC在第1天主要分布在肺组织内(P<0.05),而在第2天主要分布在骨髓中(P<0.05)。小鼠骨实质MSC分布浓度与RFP基因表达及MSC在肺组织和骨髓中定植情况有关。

    2014年01期 v.22;No.107 171-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7K]
    [下载次数:8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2 ]
  • 失血性贫血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成脂分化的变化

    吴梦青;朱榕嘉;刘开彦;

    本研究旨在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ultipotent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向成骨、成脂分化的变化,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状态对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先对实验小鼠每隔1-2 d行内眦静脉取血0.3 ml,4周构建贫血模型,通过检测贫血小鼠外周血常规指标、网织红细胞比例、骨髓细胞造血集落形成以验证小鼠模型。通过检测贫血模型小鼠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骨髓细胞和脂肪细胞的数量,并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骨髓成骨、成脂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来研究骨髓MSC分化潜能的改变。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贫血小鼠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下降,网织红细胞比例增高,骨髓细胞造血集落形成单位数量增多;骨髓造血细胞增多,脂肪细胞减少;骨髓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增多并显著向成骨细胞分化;骨髓成骨分化相关基因Runx2和OSX的表达明显升高,而成脂相关基因aP2、PPARγ2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在骨髓造血功能活跃期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能力增强,向脂肪细胞分化能力减弱。

    2014年01期 v.22;No.107 177-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6K]
    [下载次数:185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31 ]
  • TLR2和TLR4激动剂对人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颜宗海;王兴兵;汪健;李来玲;朱云霞;

    本研究探讨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s 2,TLR2)和TLR4激动剂对人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SC表面TLR2和TLR4的表达情况,应用趋化实验和黏附实验观察PAM3CSK4(TLR2激动剂)和LPS(TLR4激动剂)对人骨髓来源的MSC的趋化活性和黏附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人骨髓来源的MSC表面表达TLR2(24.5±3.2)%和TLR4(91.3±5.2)%。与对照组相比,PAM3CSK4可明显抑制SDF-1诱导的MSC的趋化作用,并增强MSC的黏附作用;而LPS对MSC的趋化和黏附能力均无明显影响。进一步研究显示,PAM3CSK4可呈剂量依赖性抑制MSC的自发迁移作用,但对MSC表面CXCR4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TLR2的活化可显著抑制MSC的迁移能力,这可能与其抑制MSC的自发迁移和增强MSC的黏附作用具有一定的关系。

    2014年01期 v.22;No.107 183-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5K]
    [下载次数:272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83 ]
  • HLA-G参与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王佳萍;欧阳桂芳;

    本研究旨在探讨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mniotic mesenchymal stem cells,HAMSC)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证明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参与了HAMC的免疫抑制功能。从胎膜上分离、培养和扩增HAMSC,用流式细胞术进行表型鉴定,同时检测膜表面和胞质中HLA-G的含量;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HLA-G的含量;MTT法检测混合培养后HAMSC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HAMSC膜表面和胞质均表达HLA-G,膜表面和胞质HLA-G的含量分别是(16.75±3.871)%和(39.14±4.274)%,在细胞培养上清中的含量是5.2 ng/ml。HAMSC及其上清加入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后,淋巴细胞抑制率增高,当HLA-G特异性抗体加入后这种抑制效应减低。结论:HAMSC表面和胞质都表达HLA-G,同时也分泌HLA-G到上清液中。HLA-G是HAMSC的免疫抑制功能的关键因素之一,这为HAMSC在移植后抑制排斥反应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4年01期 v.22;No.107 187-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6K]
    [下载次数:104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75 ]
  • 新等位基因HLA-B*40:162测序分析及确认

    杜占慧;胡彬;冯智慧;焦淑贤;吴振军;

    本研究旨在识别并确认中国人群中HLA-B位点的一个新等位基因。应用PCR-SBT对中华骨髓库供者样本进行HLA分型,对可能的HLA-B新等位基因利用组序列特异性引物(GSSP)及单链测序基因分型技术进行测序,并与已知同源性最高的等位基因进行序列比对,分析二者差异。结果发现,有1个样本的HLA-B位点与目前已知的HLA-B基因序列均不一致,与其同源性最高的B*40:06:01的差异表现在第2外显子272位碱基由C>T,导致第67位密码子由丝氨酸变为苯丙氨酸。结论:确认该基因为HLA-B位点的1个新等位基因,已经被WHO HLA因子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HLA-B*40:162。

    2014年01期 v.22;No.107 192-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2K]
    [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8 ]

论著_输血医学

  • FUT1基因杂合或纯合突变致类孟买血型形成研究

    张进萍;郑妍;孙冬妮;

    本研究旨在探讨类孟买血型表型形成的分子机制。采用血清学方法鉴定个体红细胞H抗原;采用高保真PCR扩增检测个体的ɑ1,2岩藻糖基转移酶(FUT1)基因编码区序列,并进行测序、比对分析,以查明个体类孟买血型的发生机制。结果表明:凝胶电泳分析证实成功扩增FUT1基因编码区全长序列;克隆后测序、比对发现:个体1的1条染色体上FUT1基因为h1(547-552delAG),另1条染色体上为h4(35C>T),为h1h4杂合子;个体2,3的2条染色体上FUT1基因均为h1(547-552delAG),为h1h1纯合子。结论:FUT1基因杂合或纯合突变均可致类孟买血型的发生。

    2014年01期 v.22;No.107 195-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5K]
    [下载次数:179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26 ]
  • 血小板抗原基因分型与配型在血小板输注中的应用

    刘丙现;刘雨佳;高广平;王丹;周锐华;马嫱;张彦;于秀清;郑华;

    本研究建立已知HPA基因型血小板供者库,开展相同HPA基因型血小板交叉配型后输注,防止血小板抗体的产生,解决血小板无效输注。应用PCR-SSP技术对血小板献血者和患者进行HPA基因分型,采集与患者ABO血型及HPA基因型相同血小板制剂,再加以固相凝集法配型相合后输注。结果表明,牡丹江地区HPA血型分布的遗传特征具有本地区人群特点,具有最高杂合度的是HPA-15,其次是HPA-3。采用ABO血型及HPA基因型均相同加固相凝集配型相合血小板输注有效率94.4%。采用ABO血型相同随机血小板固相凝集配型相合输注有效率77.8%。结论:牡丹江地区HPA血型分布的遗传特征具有多态性,采用血小板HPA同基因型供者采集加配型输注可防止血小板免疫性抗体及输注无效的发生,采用ABO同型随机血小板加配型输注是提高血小板输注的效果、防止输注无效发生的既经济又简便的方法。

    2014年01期 v.22;No.107 199-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7K]
    [下载次数:266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37 ]
  • 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患者围术期输红细胞量的评估及其对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魏超;庄远;陈麟凤;李卉;于洋;朱立国;席朝运;潘纪春;汪德清;

    本研究旨在明确围术期红细胞输注量对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并对输红细胞量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估。根据红细胞输注量不同,将292名患者分为未输红细胞组(n=71)、输1-4 U红细胞组(n=144)和输>4 U红细胞组(n=77)。用逐步增加变量的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围术期红细胞输注量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关系;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围术期红细胞输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3组比较,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1.4%vs 14.6%vs 24.7%,P<0.001);红细胞输注量以逐级递增的趋势体现其与肺部并发症的相关性,OR值从回归分析模型1中1.205到模型2中1.241,直到模型3中的1.251(95%CI:1.120-1.398,P<0.001);多元线性分析影响红细胞输注量的因素包括:年龄(B:0.102;95%CI:0.046-0.157,P<0.001)、性别(B:1.825;95%CI:0.692-2.957,P=0.002)、术前Hct(B:-36.044;95%CI:-47.724--25.163,P<0.001)、体外循环时间(B:0.031;95%CI:0.013-0.050,P=0.001)和急性心肌梗塞(B:2.769;95%CI:1.295-4.243,P<0.001)。结论: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与围术期红细胞输注量显著相关,影响围术期红细胞输注量的因素主要有:术前HCT、年龄、急性心肌梗塞、性别和体外循环时间。

    2014年01期 v.22;No.107 204-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4K]
    [下载次数:166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24 ]

综述

  • 可视性观测造血干细胞归巢的研究进展

    吴梦瑶;陈彤;

    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是治疗血液病、恶性肿瘤、某些遗传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手段。植入的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能否顺利归巢至骨髓并重建造血是HSCT成功的关键。伴随着对HSC归巢机制的不断认知,人们已不再满足于纯粹的体外功能学研究,如何实现造血干细胞归巢的可视性观测、了解植入细胞在骨髓微环境中的定植程序成为研究者们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成像技术的发展,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和双光子显微镜(two-photon microscope)能够对组织或细胞进行三维重建和实时观测,使可视性研究HSC归巢成为现实。本文对可视性研究方法及其在HSC归巢研究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2014年01期 v.22;No.107 209-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9K]
    [下载次数:19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98 ]
  • 多能性干细胞向红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研究进展

    刘森泉;张丽飞;王晔博;黄河;

    红细胞输注是临床上治疗急性失血和严重贫血的有效手段,然而目前血源紧张,因输血引起疾病传播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因此寻求安全、可靠、充足、有效的血液来源迫不及待。多能干细胞向红细胞体外分化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潜在血液替代来源的选择。大量科研工作者进行了体外造血诱导的初步探索,包括定向分化体系及其效率的优化、红细胞的脱核成熟及功能鉴定、诱导型红细胞的安全性评价等。本文根据近年来这一领域的主要进展,着重对多能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成熟型功能性红细胞的诱导方法以及调控机制进行综述,并对分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以及发展前景加以讨论。

    2014年01期 v.22;No.107 213-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5K]
    [下载次数:39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1 ]
  • 循环microRNA在恶性血液病中的研究进展

    曲莹;何海燕;侯健;

    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人们在血清/血浆、脑脊液、唾液、尿液及乳汁等体液中发现了稳定存在的循环miRNA,在不同的恶性血液病中循环miRNA具有不同的表达谱,并且与患者的疾病状态、预后等相关,这为恶性血液病的诊断、预后评估及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循环miRNA、循环miRNA的存在形式及功能、循环miRNA与恶性血液病进行综述。

    2014年01期 v.22;No.107 219-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1K]
    [下载次数:35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69 ]
  • 胺类神经递质对巨核细胞造血调控及血小板功能的作用

    舒慧英;李晓静;于洁;叶洁瑜;杨默;

    作为宿主防御和机体修复机制的一部分,神经系统可能通过免疫细胞上的神经递质受体直接参与免疫功能的调控,而多种神经递质受体在血液细胞上表达的发现,为神经系统与血液系统之间直接联系提供了依据。我们课题组前期研究显示胺类神经递质中的5-HT与巨核系造血有紧密的联系。本文以胺类神经递质对巨核系造血的调控及巨核细胞、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做为关注点作一综述,着重于其相关受体在造血干细胞、巨核细胞及血小板上的表达及相应的功能,探索神经系统与血液系统的内在联系。依据现有的研究结果,我们发现胺类神经递质参与了巨核细胞造血的调控,可影响血小板聚集及活化功能,且与巨核系特异调节因子TPO存在联系,也支持了一些研究者所提出的"脑-骨髓-血液轴"观点。目前,神经系统参与造血调控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具体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2014年01期 v.22;No.107 223-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4K]
    [下载次数:19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96 ]
  • 白血病相关骨髓纤维异常的研究进展

    翟元梅;石军;

    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不仅与白血病细胞本身有关,亦与骨髓微环境中的纤维组织密切相关。本文从纤维产生细胞与白血病细胞的相互作用、纤维增生与白血病预后的相关性以及TGF-β、PDGF等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三个层面综述白血病状态下骨髓纤维异常增生的发生机制,为改善白血病预后探索潜在治疗靶点。

    2014年01期 v.22;No.107 229-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7K]
    [下载次数:11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34 ]
  •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刘婷婷;吴迪炯;叶宝东;邵科钉;孙洁;周郁鸿;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以表达PML-RARα为特征。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在全反式维甲酸及三氧化二砷诱导其降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参与细胞周期调节、转录调控等过程。深入研究该通路在APL中的作用有助于明确部分药物的起效机制及开拓APL的临床治疗思路。本文就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的组成、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介导的蛋白质修饰在APL中的作用、泛素化途径相关药物在APL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2014年01期 v.22;No.107 232-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0K]
    [下载次数:30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72 ]
  • β地中海贫血的珠蛋白基因诱导疗法

    卢焯明;

    珠蛋白基因诱导疗法是目前针对β地中海贫血一种仍在不断探索中的新型治疗手段。本文对β地中海贫血珠蛋白基因诱导治疗的具体原理及目前的γ珠蛋白基因诱导药物作一综述。

    2014年01期 v.22;No.107 237-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7K]
    [下载次数:22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70 ]
  • MyD88 L265P突变与B细胞肿瘤

    陈海敏;侯健;

    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MyD88)是一种介导多数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白介素-1受体(interleukin-1 receptor,IL-1R)、白介素-18受体(interleukin-1 8receptor,IL-18R)细胞信号传导的重要衔接蛋白,在固有免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在约90%的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和约29%的激活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等B细胞肿瘤中有功能活化的MYD88 L265P突变,从而提示MyD88信号转导在B细胞肿瘤发生中有重要意义,因而MyD88抑制剂可能成为治疗B细胞肿瘤的新药。本文就MyD88 L265P突变在B细胞肿瘤发生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14年01期 v.22;No.107 241-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9K]
    [下载次数:418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11 ]
  • Ibrutinib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其他B细胞恶性肿瘤

    王曼;徐卫;李建勇;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等成熟B细胞肿瘤患者的存活和疾病进展依赖B细胞受体(BCR)提供的信号,而Bruton酪氨酸激酶(BTK)是BCR信号通路上的关键激酶。Ibrutinib是一种新型的BTK选择性抑制剂,对BTK具有不可逆的抑制作用,在B细胞肿瘤的初步临床试验显示了令人振奋的疗效。本文就其作用机制以及在B细胞肿瘤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2014年01期 v.22;No.107 245-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0K]
    [下载次数:36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6 ]
  • 滤泡性淋巴瘤的治疗进展

    刘祥祥;王丽娜;杨伟林;席亚明;

    滤泡性淋巴瘤(FL)是淋巴瘤常见的病理亚型,仅次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位居第二位,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22%。FL在生物学和临床上都具有多样性,患者可表现为惰性、无症状或侵袭性、有症状、高肿瘤负荷。一线治疗方案的制定取决于病理组织学、肿瘤负荷以及患者的症状。FL的治疗主要包括放疗、化疗、免疫治疗、自体或异体干细胞移植。早期FL患者首选放疗,晚期及复发FL患者可选择化疗、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或免疫放疗、干细胞移植。近年来,治疗淋巴瘤的药物越来越多,包括硼替唑米、雷利度胺、Ofatumumab,Epratuzumab等药物,而且治疗方案也不断更新。本文就近年来FL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2014年01期 v.22;No.107 250-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3K]
    [下载次数:785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42 ]
  • MicroRNA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

    耿凌云;王欣;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约22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RNA分子,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并在多种物种间高度保守。它可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识别靶mRNA并与之3'端非翻译区(3'UTR)结合,通过降解靶mRNA或抑制其翻译等方式,调节基因的转录后表达水平,影响生物个体生长、发育、疾病发生等过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是一种B淋巴细胞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起病隐袭,在发病个体、疾病进展、治疗反应、临床预后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异质性。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miRNA的突变或者异常表达与CLL的发生、进展、预后、药物疗效等密切相关。复杂多样的miRNA在CLL中可能扮演着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角色,某些miRNA甚至有可能成为CLL新的生物学标记物或者治疗靶点。本文就相关miRNA分子在CLL的发病、预后、治疗及耐药问题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2014年01期 v.22;No.107 25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6K]
    [下载次数:366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58 ]
  • 淀粉样变性分型的研究进展

    孙维绎;李剑;

    淀粉样变性是由蛋白结构异常造成的一组疾病。淀粉样物质在不同脏器沉积进而影响脏器功能。根据致病蛋白种类可将淀粉样变性分为多种亚型,每种亚型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和预后都不尽相同。传统的免疫荧光和免疫组织化学分型方法存在抗体种类有限、背景染色干扰等问题,具有一定的误诊率。最近,以蛋白质组学为基础的激光显微切割联合质谱分析技术(LMD/MS)被成功应用于淀粉样变性分型。本文就淀粉样变性分型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14年01期 v.22;No.107 259-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0K]
    [下载次数:1021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37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