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造血干细胞研究面临的挑战

    唐佩弦

    2000年01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15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90 ]
  • 巨核细胞的免疫学研究

    杨默,李桂霞,戚其威,赵东长,阎淼,李志光,成明光,霍泰辉,阮文宾

    巨核细胞的免疫学作用鲜被研究 ,本研究观察巨核细胞的粘附分子和细胞因子表达 ,以及细胞因子与巨核细胞的相互作用 ,以了解巨核细胞的免疫学作用。使用流式细胞术 ,ELISA和免疫组化方法 ,分析粘附分子CD36在血小板、骨髓巨核细胞和巨核细胞株 (Meg 0 1,Dami,CHRF 2 88 11和M 0 7e)的表达 ;使用RT PCR方法 ,检测白细胞介素 1(IL 1)至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 ,TNF α ,TNF γ和IFN γ在 4个巨核细胞株的表达 ;使用血浆凝块巨核细胞集落培养方法 ,观察细胞因子IL 1β ,IL 3,IL 6和TPO对小鼠巨核细胞生长的影响 ,乙酰胆碱酯酶染色鉴定和识别巨核细胞。结果 :①血小板、骨髓巨核细胞和巨核细胞株均表达CD36 ,而且随着细胞的发育成熟 ,CD36表达越来越高 ,提示巨核细胞通过合成血小板膜上的粘附蛋白参与免疫反应 ;② 4个巨核细胞株代表不同成熟阶段巨核细胞的模型 ,炎性细胞因子TNF α ,IL 1β ,IL 3和IL 6在 4个细胞株均有表达 ,提示不同阶段的巨核细胞均可作为炎性细胞因子的一个来源 ,参与机体的免疫过程 ;③细胞因子IL 1β ,IL 3和IL 6对巨核细胞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活性 ,尽管较血小板生成素低 ,仍提示巨核细胞存在一个自分泌 (autocrine)反应 ,影响自身的生长。研究结论提示巨核细胞可

    2000年01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337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155 ]
  • 强力霉素调控血小板生成素在CHO细胞中的表达

    伏爽,魏旭东,程康,陆爱丽,王申五,王德炳

    本实验应用Tet On基因表达系统 ,通过强力霉素调控血小板生成素 (TPO)基因在CHO细胞中的表达。应用DNA重组技术 ,构建质粒 pTRE TPO。应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 ,pTRE TPO与pTK Hyg共转染CHO Tet On细胞株 ,得到双稳定细胞株CHO Tet On TPO ,并筛选高表达、低背景克隆。当培养基中不加强力霉素时 ,RT PCR和Western印迹未见TPO表达 ,ELISA测定培养上清TPO水平为 0 .1μg/L。当培养基中加入 2mg/L强力霉素时 ,RT PCR和Western印迹可见TPO表达条带 ,ELISA测定培养上清TPO水平为 10 .8μg/L ,两者相差 10 8倍。本试验通过强力霉素调控TPO基因在CHO细胞中的表达 ,有望为TPO基因治疗提供一条可控的安全途径。

    2000年01期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9 ]
  • 人CD40-Ig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COS-7细胞的表达

    刘荷中,毛宁,侯春梅,李秀森,沈倍奋,唐佩弦

    CD4 0 /CD4 0L途径是除B7/CD2 8途径之外的重要的共刺激信号转导途径 ,在T细胞活化过程中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因而 ,该途径可能在同种移植排斥的诱导和效应阶段的不同时期发挥关键作用。本研究旨在获得人CD4 0分子胞外区和人IgG 1Fc段的融合蛋白 ,以探索阻断CD4 0 /CD4 0L共刺激途径在免疫治疗中的潜在应用。首先 ,从人B淋巴瘤细胞系Daudi中提取细胞总RNA ,利用RT PCR技术扩增人CD4 0分子胞外区基因 ,将扩增产物连接入pGEMTEasy载体中构建克隆载体 pGE4 0 ,利用全自动DNA测序仪进行序列测定。将测序正确的胞外区片段插入至含人IgG 1类抗体重链基因组序列的 pIG 1载体中构建瞬时表达载体 ,命名为 pIG/ 4 0Ig。用DEAE Dextran/Chloroquine法转染COS 7细胞 ,夹心ELISA法和Western印迹分析鉴定培养上清中CD4 0 Ig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免疫学活性。在重组载体 pIG/ 4 0Ig转染COS 7细胞后 ,ELISA法检测到细胞培养上清中有融合蛋白的表达 ;Western印迹鉴定发现在相对分子量 5 0kD左右有一特异条带 ,该分子可同时被抗人CD4 0单抗G2 8 5和抗人Igγ链的单抗识别。本研究成功地扩增人CD4 0基因并构建了人CD4 0 Ig融合基因表达载体 ,在C0S 7细胞中获得功能性表达 ,为进一步研究CD4 0 /CD4 0L途径在移植物抗宿主

    2000年01期 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9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69 ]
  • 骨髓内皮细胞分泌的抑制CFU-F生长的因子(英文)

    汪保和,黄炜琦,王绮如

    为探讨骨髓微环境中内皮细胞调节造血的可能机制 ,本实验研究了骨髓内皮细胞无血清条件培养液(BMEC CM )及其不同分子量组分对骨髓成纤维祖细胞 (CFU F)生长的作用。在体外培养条件下 ,收集人和小鼠纯骨髓内皮细胞无血清条件培养液 ,应用连续超滤技术从其中制备出分子量 >10kD ,3- 10kD和 <3kD三种组分 ,进行骨髓CFU F集落形成实验 ,检测这些条件培养液及其超滤组分的作用。结果显示 ,人和小鼠骨髓内皮细胞无血清条件培养液和分子量 <3kD超滤组分都抑制CFU F的生长 ,但是分子量 >10kD和 3- 10kD组分却不产生这种效应。两种条件培养液及其 <3kD组分不仅减少CFU F集落形成数 ,同时也使集落变小 ,而且 ,<3kD组分与CFU F集落数之间有明显的负相关浓度依赖性关系。这些结果提示 ,骨髓内皮细胞至少能分泌一种分子量小于 3kD的对骨髓CFU F生长有抑制作用的细胞因子。

    2000年01期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77 ]
  •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对正常及骨髓抑制小鼠的促血小板生成作用

    左从林,徐明波,王勇波,易辉,冯宇霞,李涛,刘秀珍,黄向东

    本试验的目的是观察国产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11(rhIL 11)皮下注射对正常小鼠和骨髓抑制小鼠的血液学效应。给正常小鼠rhIL 112 0 0及 4 0 0 μg/kg皮下注射 ,连续 7天 ,第 5天时外周血血小板数轻度升高 ,起效较平缓 ,停药后血小板数可在 4天内恢复到给药前水平。对骨髓抑制小鼠 ,rhIL 11的治疗可明显地减轻外周血小板计数的下降程度 ,促进血小板计数的恢复。rhIL 11在每天 10 0 - 4 0 0 μg/kg时对骨髓抑制小鼠均有良好疗效 ,治疗 13- 15天血小板计数恢复到照射前水平 ,在每天 4 0 0 μg/kg时起效稍快于 10 0及 2 0 0 μg/kg。上述 3个剂量所引起的血小板最大升幅十分接近。rhIL 11的升血小板作用与其促进骨髓巨核系祖细胞的增殖与成熟有关。上述结果表明 ,rhIL 11治疗无论对正常小鼠还是骨髓抑制小鼠均可提高外周血血小板数 ,提示rhIL 11可能是一种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药物。

    2000年01期 2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32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209 ]
  • 第6届全国血液学大会 征文通知

    2000年01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6 ]
  •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对卡铂所致猴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作用

    左从林,徐明波,王勇波,易辉,冯宇霞,李涛,刘秀珍,黄向东

    用卡铂建立的猴骨髓抑制模型观察国产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11(rhIL 11)对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作用。给予模型动物rhIL 115 0或 10 0 μg/kg皮下注射 ,连续 19天。给rhIL 11治疗的猴血小板计数从第 8天开始下降 ,在第 12 - 14天达最低点 ,其下降程度远低于模型动物。rhIL 11治疗后 11- 13天血小板计数开始回升 ,13- 15天达到或超过建立模型前水平 ,停药后血小板数继续升高 ,并维持在高水平。停药 4天后血小板计数开始回落。实验结果证实rhIL 11具有显著的促血小板生成的作用 ,不仅可以缩短卡铂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的持续时间 ,而且可以减轻血小板减少症的严重程度。结论提示rhIL 11可作为治疗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的有效药物。

    2000年01期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97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43 ]
  • 化疗药物与细胞因子协同作用引起小鼠T淋巴瘤细胞凋亡

    朱宏丽,汪月增,于力,顾群,周春喜,姚善谦,楼方定

    本实验旨在了解化疗药物和细胞因子协同作用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在培养的小鼠T淋巴瘤RMA细胞系中加化疗药物地塞米松 (DEX)、足叶乙甙 (VP16 )、三氧化二砷 (As2 O3 )及维甲酸(ATRA)以及培养细胞中先分别与细胞因子IL 2 ,IL 6和GM CSF共同培养后再加入上述药物 ,观察对引起细胞凋亡的影响。四种化疗药均能抑制RMA细胞增殖 ,DEX ,VP16和As2 O3 可以诱导细胞凋亡 ,单独使用ATRA不能引起RMA细胞凋亡 ,但与DEX联用时可降低DEX诱导凋亡的浓度。单用IL 2 ,IL 6或GM CSF不引起肯定的细胞凋亡 ;如同时并用IL 2和IL 6则出现肯定的细胞凋亡。化疗药物与细胞因子并用时可减低药物引发细胞凋亡的浓度 ,并使细胞凋亡发生的时间提前。实验结果表明 ,化疗药物与细胞因子在诱导细胞凋亡中具有协同作用 ,为细胞因子特别是IL 2与化疗药物配伍使用治疗恶性淋巴瘤提供了一定实验依据。

    2000年01期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44 ]
  • 甲氨蝶呤对单核细胞样细胞系U937的生长影响及其促凋亡作用

    叶辉,顾龙君,陈宏新,陈静,叶裕春,卞锦国,薛惠良

    一般认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是对甲氨蝶呤 (MTX)原发耐药的恶性肿瘤。AML细胞除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AML M5)细胞与MTX孵育时 ,由于不能象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细胞一样形成足够量的长链聚谷氨酸盐甲氨蝶呤 (MTXPG) ,而被认为对MTX不敏感。为了开发对AML M5新的治疗 ,本实验采用了具有单核细胞特征的U937细胞系进行研究。细胞分别通过不同浓度 (1nmol/L - 10 0 μmol/L)MTX孵育 2 4小时或 4 8小时后 ,通过XTT法评估细胞生长抑制情况。 2 4小时的半数抑制浓度 (IC50 )为 0 .0 4 μmol/L ;4 8小时的IC50 为 0 .0 37μmol/L ,90 %细胞抑制浓度 (IC90 )为 0 .39μmol/L。为了解MTX细胞毒作用的发生机制 ,进一步分析了细胞的死亡过程。采用了系列实验 ,包括台盼蓝拒染法、流式细胞术、显微镜 (瑞氏染色法 )及DNA片段分析进行研究。结果在MTX作用后短时间内 (4或 6小时 )无明显的细胞凋亡特征出现。随 5nmol/L- 10 μmol/LMTX作用 8小时后 ,亚G1(凋亡 )峰的比率从 0 .1μmol/L的 3 2 %增加到 5 0 μmol/L的 18 2 %,S期的比率从 0 0 1μmol/L的 4 1 2 %到 10 μmol/L的 19 1%。可见到DNA片段电泳后细胞凋亡的特征性改变。MTX所引发U937细胞的生长阻滞和凋亡特征 ,提示它可用于AML M5治疗的潜在

    2000年01期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31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73 ]
  • 应用SCF+IL-2等细胞因子从脐血CD34~+细胞扩增T细胞

    刘元林,隋拥君,张双喜,郭子宽,吴英,毛宁

    肿瘤和艾滋病 (AIDS)的基因治疗或免疫治疗的研究需要大量的T细胞克隆。尽管T细胞来源于CD34+细胞 ,但由于需要胸腺组织的参与 ,使其在体外扩增大量细胞克隆非常困难。本研究用脐血单个核细胞作为辅助细胞 ,在SCF +IL 2等细胞因子的作用下 ,人脐血CD34+在此培养条件下 ,不断产生CD4 +或CD8+T细胞至少持续 3周。在培养扩增过程中 ,发现CD4 +和CD8+T细胞的比例有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 ,培养体系中可以检测到CD4和CD8双阳性细胞的存在 ;RT PCR可检测到负责TCR重排的RAG 2基因的表达 ,说明所获得的T细胞来源于CD34+细胞。本研究为从CD34+细胞获得大量的T细胞克隆提供了一个简便的体外培育体系。

    2000年01期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84 ]
  • 人脐血移植的裸鼠模型

    兰炯采,刘红雨,陈强,杨崇礼,张志梅

    采用BALB/cnu+裸鼠 ,建立脐血移植的裸鼠模型 ,探讨分离、冻存后的脐血造血细胞在小鼠体内的造血活性及进入体内后的迁移、定居规律 ,为临床移植及大规模建立脐血库作准备。结果显示羟乙基淀粉沉降法分离及以DMSO为保护剂的阶段降温法冻存脐血造血细胞回收率高 ,活力好 ,每只小鼠输入 (1.0 - 2 .0 )× 10 7个脐血单个核细胞 ,就能在其体内查到成活的证据。结果表明 :①羟乙基淀粉沉降法和以DMSO为保护剂的阶段降温法能有效地回收脐血造血细胞和保持其造血活性 ,在临床移植和建立脐血库时可以采用。②人类脐血富含造血干细胞 ,能跨越种属障碍 ,在裸鼠体内移植成活。③脐血造血细胞进入裸鼠体内后 ,先散布于骨髓、肝、脾、肺、肾等脏器间 ,最后定居于骨髓。冻存可能影响造血细胞表面粘附分子 ,影响其定居行为 ,但并不影响其造血活性。

    2000年01期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25 ]
  • 同种异基因Th2细胞移植对GVHD和GVL效应的作用

    段连宁,郭坤元,袁进,杜江,王三斌,张立成,李玉华

    为探讨同种异基因Th2细胞移植是否可以减低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的发生和保留移植物抗白血病 (GVL)效应的作用 ,在体外用rmIL 4 ,ConA和离子霉素把供鼠 (C5 7BL/ 6 H 2b)T细胞优势化诱导培养为Th2细胞 ,再把Th2细胞与供鼠骨髓细胞混合移植给红白血病受鼠模型(EL96 11H 2d)。结果表明 :未处理的对照组 ,受鼠平均存活时间为 (10 .6± 1 3)天 ,10只均死于白血病 ;环磷酰胺化疗组 ,小鼠平均存活 (18 7± 4 2 )天 ,10只小鼠最终均死于白血病 ;骨髓细胞和脾T淋巴细胞移植组 ,小鼠平均存活 (2 2 7± 7 4 )天 ,9/ 10只均死于GVHD ;骨髓细胞和Th2细胞移植组 ,3/ 10只在 2 8天内死于GVHD ,其余 7/ 10只无GVHD发生 ,白血病发病时间明显推迟 ,平均存活 (36 9± 10 8)天 ,在 5 0天时检查有 2只鼠无白血病证据。研究证明体外极向化诱导培养的Th2细胞移植可减低GVHD发生的同时保留了抗白血病的能力。

    2000年01期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15 ]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前景

    史春梦,邹仲敏,罗成基,粟永萍,郭朝华

    除造血干细胞以外 ,骨髓中还含有另一类干细胞 ,被称为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stemcell ,MSC)。在不同的诱导条件下 ,这类细胞可分化为多种造血以外组织特别是中胚层和神经外胚层来源的组织细胞 ,如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脂肪细胞、成肌细胞和星形神经胶质细胞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易于分离和培养扩增 ,还易于外源基因的导入和表达 ,有望成为一种新的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的靶细胞 ,在多种造血以外组织的缺陷性疾病、退行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的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2000年01期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433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117 ]
  • 转录因子GATA-2在早期造血过程中的作用(英文)

    李扬秋,汪明春

    转录因子GATA 2是GATA家族的一成员 ,以其锌指结构结合于 [(T/A(GATA)A/G]的共同DNA序列结构。近期 ,通过敲除小鼠GATA 2基因的实验证明了GATA 2在造血细胞发育中的重要地位。GATA 2基因断裂导致全部造血祖细胞的减少 ;相反 ,强制表达GATA 2则阻止正常造血。GATA 2的调节作用发挥于早期胚胎时期并与其它的GATA转录因子共同作用于粒系、红系、巨核系和肥大细胞系等的增殖和分化过程中。在人髓系白血病细胞株和大多数白血病病人中能检测到GATA 2的mRNA和蛋白。虽然有资料显示GATA 2能转化Cas Br E和 graffi逆转录病毒 ,后者可诱导小鼠发生白血病 ,但GATA 2在白血病发生中的作用仍不明确。

    2000年01期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2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73 ]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基因缺陷的研究

    冯海峰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异常性疾病。近代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使我们对其分子水平上的形成机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本文主要从原癌基因的异常表达、肿瘤抑制基因表达的缺失和DNA修复机制的异常等方面概括地论述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基因缺陷的研究进展。

    2000年01期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3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7 ]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载体研究进展

    侯军,王健民,闵碧荷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 (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typeⅠ ,HIV Ⅰ )为慢病毒家族成员之一 ,除 gag ,pol与env等结构基因外 ,其结构中还含有编码 2个调节蛋白及 4个附属蛋白的基因。目前已构建了多种类型的复制缺陷性HIV Ⅰ载体 ,产生的病毒滴度最高可达 10 7TU /ml;对包装细胞系的研究发现 ,将 4个附属基因全部去除对载体的转导能力并无显著影响。基因组分离式包装系统降低了产生具有复制能力的病毒的可能性。HIV Ⅰ载体具有两大特点 :可有效转导人CD34+造血干 /祖细胞、重复注射不引起排斥反应。改建后的HIV Ⅰ载体具有广泛的宿主范围。

    2000年01期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9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4 ]
  • 白血病患者骨髓基质细胞上清TNF-α含量的测定

    安广宇,宋振岚,王晓波

    2000年01期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3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83 ]
  • 环磷酰胺加全身照射预处理进行自体骨髓移植后生育恢复(一例报告)

    王恒湘,朱玲,薛梅,陈惠仁,纪树荃

    2000年01期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3 ]
  • 下载本期数据